刘峥从“蹭票”男孩到首席(2)

2016-03-14 08:40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刘峥“蹭票”男孩到首席

终于“改派”到北京

1987年,刘峥即将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之际,作为西北五省区唯一入围选手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小提琴中国作品演奏比赛。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央歌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总政歌剧团等众多院团的关注,并纷纷向他发出邀请。

不过,毕业后的刘峥被意外地分配到陕西戏曲剧院,总政歌剧团、北交等单位派人专程来西安“要人”,但被以留住本省人才为由拒绝。北交的工作人员在小旅馆里住了两个月,天天在高教局里软磨硬泡,最后,刘峥终于拿到了“改派”通知书,可以到北京一展身手了。

那一天,刘峥踏上前往北京的征程,还是那辆熟悉的绿皮车,还是那群他熟悉的乘务员,工作人员为他高兴,专门在餐车炒了两个小菜给他庆祝,而刘峥则拉起了小提琴,感谢这些这几年一直“纵容”自己蹭票的好心人。

29岁成全国最年轻首席

到北交后有段时间,乐团一下子清闲下来,没有演出,每个月只领87元钱的工资不干活。闲不下来的刘峥开始慌了,他要演出。于是,他成了北京城最著名的“补丁”,北京城不管哪个乐团演出缺乐手都会想起他来,每个乐团他都当过外援。忙起来的节奏不但填补了自己的空虚,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演出经验和曲目。刘铮回忆:“那时候,我早上从蓟门桥出发到复兴门,再到京广饭店,最后再回到蓟门桥,我竟然将一辆自行车的大梁骑断了。”

终于,1994年北交改革实行竞聘制,并且全国招收乐手,29岁的他以绝对实力成为北交的乐团首席,同时也是全国最年轻的乐团首席。

团的演出正常了,但是他有很多难题和疑惑需要解决,于是,他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有一次,北交欧洲巡演,刘峥把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校长请到音乐会现场,并表露了打算留学的想法。入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交钱进修,一种与来自全世界的上百个考生争取6个正式名额。刘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拿到了该学院的学生学籍。

在入学的同时,刘峥还拿到了维也纳国民交响乐团、老施特劳斯交响乐团、格拉斯交响乐团三家乐团的演出合同,他一边修学业,一边有合法收入,一边在国际舞台上积累经验。此外,刘峥成了维也纳各个乐团之间的“补丁”,给不给钱都去,他非常珍惜这些实践的机会。当然,最让刘峥感到欣慰的是,他之前的许多困惑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此外,他还修了指挥、室内乐。

两年的留学生涯很快就过去了,尽管有多家维也纳甚至欧洲的乐团也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是一门心思想要学业所成报效家乡的他婉拒了大家的盛意,毅然踏上了归途。

在北交一晃三十年了,他仍旧延续着他的职业音乐家生涯,偶尔他也去其他乐团当一把客座指挥,当然他现在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所学和经验让更多人得到分享。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