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引弓:我是一个没有文字洁癖的人(3)

2016-03-11 08:46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鲁引弓 我是一个没有文字洁癖的人

8

什么时候最为幸福快乐?

答:我觉得完成一部作品时是最开心的。这时候我可能会去餐厅吃个饭,希望闹哄哄的。我前年的国庆节十天写完了一个小说叫《广场舞》。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大概下午四点多写完的,因为房间里一个人写嘛,结尾的时候往往是向高处冲刺,情绪很激烈,这时候会很孤独。我也找不到伴,就冲到自助餐厅去吃了一个饭,感觉需要暖需要热闹,希望旁边有很多声音,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孤独。

9

对你影响很大的作家作品?

答:阅读方面,我最初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比较大,比如契诃夫的作品。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拉美文学,比如马尔克斯。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的氛围:大架构是荒诞的,但小细节是真实的。一荒诞一真实,构成的氛围感很强烈很震撼。

现在我读日本当代作家的作品比较多,比如川端康成、东野圭吾。

10

你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自己很喜欢宫崎骏,为什么?

答:对,我很喜欢宫崎骏。他的作品中有满满的正能量,可以提供给我们很暖的东西。这种温暖其实是时代的稀缺品。宫崎骏可贵之处在于他已历经人世,仍然有这副洞察现世的眼睛,有这份暖。比如《千与千寻》中小女孩的整个经历其实是恐怖的,让人捏了一把汗,但是故事里还是充满希望的。宫崎骏的作品不是用来说教的,不是提醒小孩子,这个要当心,那个要当心。宫崎骏的动漫中小孩子就像小孙悟空,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靠自己搞定。我也就试了一下。我的小说《放学路上》不是一个安全小说,提醒孩子这里要注意那里要注意,而是恰恰相反,写一个十岁小女孩在放学路上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小读者问我说“叔叔你这个年纪怎么知道你写的十岁小女孩是十岁小女孩?”我就告诉她,宫崎骏爷爷七十岁了,也能写动漫,这说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个小孩,代表我们对这个时代不安全感的那一部分。后来我把《哈利波特》也看了一遍,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和宫崎骏共通的。其中体现出了孩子们善良、勇敢的品质,小孩子一定喜欢看这样子的东西。

11

你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是更倾向于悲观还是乐观?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和渗透的?

答:我觉得在当下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每个人尽管表面很坚强,但是对温暖的渴望超过以往。悲观或乐观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只想在作品中提供读者需要的东西——带有人文关怀的温暖和希望。

12

喜欢的运动方式?

答:我之前学生时代体育都差点不及格,现在我特别喜欢跑步。因为写作会触动你内心很多黑暗的东西,需要找到一个合理宣泄的出口。所以前几年白天在报社上班,晚上回到家写作,然后去操场上跑个十圈或者绕着西湖跑十公里。我非常理解村上春树为什么跑步,他也是为了宣泄写作时产生的负能量。跑步还可以摆脱你情绪的一种纠结。因为写作的时候你一定纠结,否则那种人物的张力就不会有。

13

如果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人隔空对话,你希望是?你们会聊些什么?

答:我希望和契诃夫聊一聊他对普通人的人性透彻而深刻的发现。

14

你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

答:闪现的灵感可以马上变成文字的能力。我现在正在创作的叫《转身就走》,写互联网生存的,已经写了一个开头了。但是我想到以后还要接着写,就比较头疼,感觉很累。如果想到的东西都可以立刻变成文字就好了。

15

目前的工作和创作状态?

答:我是去年一月份从媒体行业调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因为媒体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想给自己一点创作的空间和时间。我一直到四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开始写作,才写了《小别离》。但如果再早个十年,可能作品的厚度和深度又会不及现在。而且那时文化产业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媒体的热闹我经历过。一个办公室七八十个人,每天每个人过来问你一个问题,让你拍板,脑子基本上就要爆了,后来我做新媒体工作,整个人每天处于在线状态,每天很兴奋,也很累。我现在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的老师,主要工作还是创作为主,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处的,因为需要写作,我很享受目前这种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创作状态。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刘雅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