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大掌柜》传奇难续

2016-03-10 14:5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传奇大掌柜》传奇难续

《传奇大掌柜》3月10日晚收官,凭着人艺全班底,地道北京味,给CCTV-8打了场翻身仗,收视率连续三天破1%,收视排行榜上排在《女医·明妃传》之后第三位。有传奇,有京味儿,有演技,独缺颜值,得来如此成绩实在意料之外。编剧张旸身兼制片人,用他的话说,这是一次破局:“电视剧行儿,现在非IP剧不收,非小鲜肉不用,我倒是蛮想破一破小鲜肉的市场,不是说他们不好,我觉得市场应该百花齐放,有人愿意看颜值,也有人愿意看演技派演员演戏。”可终归,他也承认,如果还按当初的做法再拍一部,恐怕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wxm6381_b

人艺班底按老规矩演老北京

《传奇大掌柜》写的是丰泽园的创业故事,搜集素材时,编剧张旸采访过年逾80的鲁菜泰斗王义均,他是现世唯一一位见过栾学堂的人。王义均13岁进丰泽园当学徒,如今,回忆过往他反反复复和张旸讲的不是栾学堂的那些传奇故事,而是当年厨房里的那些规矩,一个学徒如果没有点天分,这辈子别想碰炒勺。新来的学徒先“蹭勺”,何谓“蹭勺”?就是为了防止串味儿,大师傅炒完菜、调完汤把大勺往地上一扔,小力巴儿就赶忙捡起来,拿炉灰细磨、洗净、烘干。王义均每天至少蹭一百多次,一干就是三年。他是拿勺刮锅底,一边咂摸汤的味道,一边观察大厨,偷偷学会点技艺,才得到师傅的另眼相看。从“蹭勺”到独立上灶,一般人十五年算是快的,王义均用了八年。“那时候的各行各业都这样,非得非常过硬且有天分才有可能被师傅垂青,往上走。”编剧张旸说,他把王义均的话记下了,在《传奇大掌柜》里写了一个叫小安子的角色,导演唐大年特意找了一位老演员,“他是厨房里辈分最低的,谁都能指使他,有点呆,这个角色就是天分不够,一直不能碰勺。”

厨师行儿里早没了当年的老规矩,北京人艺还有。这其中的感受滋味,恐怕如今也只有人艺的演员还能体会得到,他们都曾是学校里的尖子,经过层层选拔考进人艺,然后,没有例外的从小角色跑龙套开始。

剧中,饰演栾学堂的谷智鑫进人艺15年,在外面拍电视剧片酬可观,却从没在人艺招牌的京味儿戏里轮上过主要角色,38岁,在艺人里还算是青年演员。总之,没二十年,不把演技磨出来,登台自己就先犯怵。电视剧里,谷智鑫演的男主角也显而易见被何冰压了一头,但他心甘情愿被一帮老戏骨压,觉得这样的机会特别难得,“就当练习一下,以后别到舞台上露怯了。”谷智鑫说。

在谷智鑫看来,人艺保留着老规矩、老范儿是有好处的,演员都有个“怕”,别管多大的腕儿,人不能没有“怕”。人艺要求当天演出的演员18点前必须进门,曾经有一次,一个演员在王佐影视基地拍戏,赶回来19点20分了,那天大幕晚拉了一分半钟,算舞台事故。“这就是规矩。我在外面拍戏时,演员在剧组里不怕导演,不怕制片人,可我觉得这样长此以往会导致影视产业畸形。在人艺,我们害怕的不是某个人,怕的是砸了北京人艺的牌子,这是我们在外面混饭的一张脸。”《传奇大掌柜》聚齐了全人艺班底,背后是演员们四个月来的起早贪黑,早晨6点钟必须开机,拍到下午4点钟必须放人回剧院,晚上谢了幕10点再赶回怀柔已经12点了,第二天照旧。“所以,我们能在小鲜肉横行的时候杀出这样一部剧,讲北京的老规矩,老范儿。”谷智鑫说。

如今,人艺的两难窘境是,年轻演员在剧院磨练和出去到影视剧里建树知名度的冲突。早些年,人艺要求新人头四年不能外出接戏,后来改为三年,再后来改为两年、一年。《喜剧的忧伤》带来人艺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后,明星效应对票房的绝对提升力也在松动着一些老规矩。

这部《传奇大掌柜》其实在还没定故事时已经打算好,就是要给人艺这些有演技没知名度的年轻演员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杨立新、何冰、梁冠华,人艺三大台柱为他们站台撑场。除了人艺演员压轴,张旸想着,这部剧还有很多卖点,丰泽园的京味儿传奇,《茶馆》和《天下第一楼》的结合,还有民以食为天、中国梦、万众创业、期望的道德回归……这些都能走进观众心坎里。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