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IP、没鲜肉,开播前甚至连发布会都没来得及开的电视剧《传奇大掌柜》悄悄地火了。2月29日起,该剧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四集连播。播出第二天,索福瑞52城收视排行中还位列第九,第三天(3月3日)就以0.962%的成绩冲进了前五。排在其上的是东方、江苏联播的《女医明妃传》、央一的《还是夫妻》以及湖南卫视的《因为爱情有幸福》。而在以智能电视和机顶盒为采样数据的酷云eye系统中,该剧当天已经登上了实时关注度以及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对此,编剧张旸认为“这场PK,老戏骨完胜小鲜肉”。然而这场胜利来得却并不轻松。
时运不济
三年前拍完却一路跌跌撞撞
《传奇大掌柜》原名《乞丐大掌柜》,早在2013年2月就已经拍摄完成,其后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后期。但就是在这一年里,电视剧市场风云突变。编剧张旸记得,2014年4月,自己终于有空去普吉岛度假,却在第二天遭遇“致命打击”。广电总局发布文件“从2015年起,一剧四星改为一剧两星”。此举彻底打破了该剧原来的发行计划,当时三家卫视已经基本敲定,再凑一家卫视就可以播了,改为一剧两星,只能重新再谈。
所谓“祸不单行”,那一年开始,电视台买剧口味也变得“挑食”。“一线卫视小鲜肉霸屏,这部戏一没颜值、二不时尚,他连看都不会看。”电视剧市场逐渐分为两级,“70%的卖不出去,这算一拨。剩下30%能播出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客大欺店,一些热剧你想看剧本、看成片,没这事!你要不要?不要,我转头就卖别人。第二种是店大欺客,就那么几家电视台,都想在这儿播。《传奇大掌柜》这种一没IP,二没偶像的电视剧,选与不选的主动权在人家手里。那些购片主任也背负特别大的压力。一年中买的剧里面有三部在平均收视率之下就自动下台!年底考核不及格,就别干了。”张旸说。“靠什么保障收视率,第一就看是不是IP,第二就看有没有小鲜肉——现在有消费能力的是90后,有话语权的也是90后,人家这样选是没错的。”
与卫视失之交臂,《传奇大掌柜》花落央视,然而磋磨并未结束。张旸并不讳言,“开始打的是央视一套黄金档的主意”,但最终确定的平台是央视八套,“第一次说去年12月播,后来排挡的原因推迟了。今年2月27日,接到通知说29日开始播出……”仓促之间,制片方连发布会都没时间开,而一天四集的播出量,也让制片方的宣传措手不及。
制造传奇
话剧界众多大腕儿搭起豪华阵容
即便如此,《传奇大掌柜》的收视表现却相当惊艳,不能不说是源于电视剧本身的精良。“大掌柜”的原型栾学堂原是山东乞丐,逃荒进京,娶了皇家格格,创立了北平八大楼中的“丰泽园”,当上了北平餐饮协会的会长,与蒋介石、张作霖、宋哲元等民国大员有交情,这本身就是传奇。而讲述这个传奇的是北京人艺和中国国话的34位演员:梁冠华“托”起了望德楼的大掌柜,何冰饰演的厉秋辰让你说不出他哪里坏,但又能无时无刻感受到他的坏心眼。杨立新塑造出懦弱而无能的清朝遗老关贝勒,“国民老爸”韩童生摇身一变成了直系军阀吴佩孚。《亮剑》 里的“楚云飞”张光北化身高个子版张作霖,只有三场戏,但匪气十足。在剧中仅仅打一照面的算命瞎子是郭达演的。
在播出的几集中,最出彩的是年近8旬的表演艺术家莫岐。他饰演的“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掐着嗓子,半夜里坐在床上,颤巍巍地抽出一张张揩油来的银票,两眼放光,数到高兴处拿起身边的糖葫芦,咬上那么一口。“拍这场戏的时候,正是冬天,老爷子主动提出,‘我把衣服脱了,披着被子数钱,怎么样?’——上一辈的老艺术家为了戏真豁得出去!”张旸感叹。
能请动这些话剧界的老少爷们儿,靠的是交情。如果不是杨立新的支持,请不来话剧界那么多的腕儿。主演谷智鑫当年因为拍摄《兵出潼关》骑马摔断了腰,休养了整整一年。张旸打电话时,谷智鑫习惯性地推给了经纪人回绝。说动谷智鑫,杨立新只用了一句话,“25个剧院的演员一起上,找你来演男一号,来不来?”《传奇大掌柜》谷智鑫的戏一共600多场,当时演员签约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但按照这个进度根本拍不完,后来谷智鑫狠狠心,给自己加到了9小时,再后来现场摆一张躺椅,拍完他的戏立马躺着。
留下疑问
非IP剧没有辐射效应吗?
市场青睐IP剧,很大程度上因为剧本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和全产业开发能力。但《天下第一楼》、《传奇大掌柜》的成功却让张旸看到了非IP剧的市场潜力。“当年电视剧《天下第一楼》播出,第二年全聚德的经济收入增长了40%。北京有非常丰富的传统商业资源,比如同升和、瑞蚨祥、稻香村、盛锡福等等,一家店能开上百年,必然有特别传奇的故事,挖掘出来都是好故事。还有一点,很多老字号到现在已经很难维持了,如果通过好故事能让同升和的布鞋重新流行,让丰泽园再营业一百年,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电视剧毕竟是个商业项目,白花花的银子抛出去总赔本,谁也没勇气扛着雷继续走下去。”他透露,自己的下一个项目将是古装侦探剧,没准也会找小鲜肉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