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像“海上钢琴师”
说到这儿,不由得令人想起他的名作《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后居然开始弹钢琴,与之天天为伴,并成为才华横溢的钢琴师。他一生中从未走下船,走上陆地,他没有开始新生活的勇气,以至最后与船一起爆炸沉海,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莫里康内没有1900的悲情,他坐在电影这条大船的甲板上,看着海浪,听着风声,领略着美不胜收的风景,体验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船客的人生际遇,他将所有快乐的、悲伤的、深刻的体验写进电影,写进人的心中,构成一道道挥之不去的美景。跟1900不同,莫里康内是心甘情愿的一辈子待在这条大船上,一路行驶在自己的航线内,即便终老在甲板上,他也是幸福的。
“我们都爱莫里康内”
对于莫里康内,我们距离他很遥远,不知道生活中的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但是评论界把莫里康内称为“电影音乐灵魂诗人”,诗人应该是浪漫的、感性的、多愁善感的。他的电影音乐极具画面感,各种情绪的镜头一旦被他的音乐“感染”,立刻催生出情感的火花。他的音乐情感丰沛,色彩丰富,线条优美且极富变化,对世界各国无数的影片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全世界的粉丝无数,就连那些大腕儿也都是他的拥趸。
2007年2月,曾经发行过一张纪念莫里康内大师的《我们都爱莫里康内》的专辑,其中收集了老人家过去创作的17首经典配乐。这张专辑聚集了席琳·迪翁、波切利、蕾妮·弗莱明、马友友等很多大牌,艺术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这位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