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爱她吧,不要救她!

2016-03-07 08:2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个这么美的女人,不怜悯自己,不怜悯这个世界,也不怜悯笔下的人物”

“扶桑的整个爱情故事就是一句话——‘爱我吧,不要救我’。”恰逢严歌苓小说《扶桑》出版2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讲述移民血泪史的小说《扶桑》。3月6日,该书分享会在北京大学英才交流中心举行,作者严歌苓、音乐人高晓松以及主持人史航就“糟糕的历史与优美的文学”展开对话。

2016
《扶桑》出版20周年 严歌苓掀开往事

活动现场倒是有些戏剧性,作为唯一的女性,也是本场女主角的严歌苓端坐台上,很少得到讲话的机会,大部分时间,她都在看两位男“话痨”夸奖自己的作品,高晓松拿起话筒的阵势有些像主持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滔滔不绝了半小时。轮到严歌苓讲话时,她很谦逊:“你们说得特别好,我常想,一个作家应该特别避免分析自己的人物。一个女的,当她知道自己哪儿长得好看,哪儿长得不好看以后,走起路来就会非常痛苦。”

偶遇:发现移民时代最有名的妓女

《扶桑》可以说是一部残酷的移民血泪史,故事背景设定于19世纪北美移民潮,小说的主人公名叫扶桑,是一个被贩卖到美洲做性工作的中国性奴,因具有古老东方的特色,这个女人吸引了众多白人男性以及少年克里斯,成为西方欲望的对象。小说讲述扶桑一生经历的苦难,以及作为女人的坚守与柔韧。

谈及写作背景,严歌苓说,遇到这个故事“纯属意外”:1993年的一天,她跟先生约好吃午饭,因为严歌苓提早到了,就来到中国移民历史陈列厅参观,“我看到一幅巨大的照片上有一个女人,穿得非常华贵,态度非常雍容,但有一种隐秘的东西在她身上。旁边很多白人男人在画像前驻足,有时候是惊艳,有时是狐疑。一下子我发现,一个形象对人莫名的启迪,有时候要比文字大。”严歌苓看到画像下的一行字:旧金山淘金时代最有名的妓女。她很想搞清楚这个女人是谁,从哪里来,有怎样的故事。

“当时不像现在有搜索引擎,要亲自去图书馆找书。”严歌苓说,她看了两年的书,也没找到这个女人的名字,但却渐渐对淘金时代的旧金山有了印象,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启发了这本小说:“当年陆续被卖到旧金山的中国姑娘,有将近3000人,其中有2000多人和白人孩子有性启蒙或者恋爱关系。”她想到,西方流传的对中国女人身体的想象、猜测与谣言,或许可以成为故事的起源。于是便开始创作这部“移民血泪史”。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