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我们也要办一个“万牲园”(2)

2016-03-01 09:41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晚清动物园初建趣史

官方创建的初衷

“冀于游观之中,兼寓研究之意”

在清政府的考虑中,开办万牲园隶属于农事试验场的脉络。根据《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章程》,试验场的设立是为了“研究农业中一切新旧理法”,因此,“为开通风气、改良农事起见,特于场内附设博览园以便公众游览,得考察试验之成绩,发起农事之观念;并于博览园内设动物园、博物馆,藉以开通智识及供学理之参考”。由此可见,万牲园是包含在博览园的理路中,官方创建的初衷是“冀于游观之中,兼寓研究之意”。广义的万牲园(或称万生园、三贝子花园)实际也包括博览园至整个农事试验场。对于万牲园的想象和设计,体现了晚清精英阶层的启蒙理想。

1907年7月19日,万牲园正式对外开放,内设动物园、植物园、蚕桑馆、博物馆、各式东西洋建筑、茶馆、餐厅、照相馆等,当时的报纸赞叹为“博大富丽,包罗万象,为北京三百年来,中华二十一省,所没有见过的。”根据时人的游记,当时动物园中展出的动物计有四十多种。待民国成立后,又略添了一些动物,如参与辛亥革命的追风马,西班牙产的绵羊、孔雀等,但更多的是由于经费支绌,管理不善,导致园中一些代表性的珍贵动物如八蹄马、五腿牛、蓝面猴和老虎的死亡。植物园是一带玻璃温室,东西各十间,分类种植本国及异国的植物,中央过道两旁陈列着美丽的花草盆栽。

除了动植物园外,万牲园中还设有多处茶座及餐厅,中西洋风格兼备,供游客休憩啜茗。如豳风堂是临池而筑的五开间冰梅窗玻璃大房,有极宽大的长廊,廊下有极大的院子,皆设茶座,院外沿莲花池也遍设茶座,可在此观荷品茗,风景绝佳。

万字楼亦称卍字楼,因建筑呈卍字形故,楼位于园正中,登楼则全园景致一览无余。满洲贵族阔普通武曾作《万生园百咏》,其中《卍字楼》一诗云:“三级层轩卍字楼,园中风景已全收。西山咫尺看如画,雾鬓云鬟裹满头。”

观稼轩又名自在庄,相传为帝后观耕之所,是乡村风味的茅草房,前盖芦棚,地方轩敞。蔡东藩著《慈禧演义》中叙慈禧游万牲园,钦点于自在庄用膳,吩咐道:“这里寓乡村风味,我们且作一会乡人。一切肴樽,求洁不求丰,宜雅不宜俗,何如?”

牡丹亭亦称海棠式亭,分南北两个半廊,合成一个大圆廊,两个半廊中间遍植牡丹。南廊中央有一玻璃方亭,北廊中央有一海棠式玻璃厅,皆可品茗休憩。园中还设有西式的咖啡馆,也叫西洋茶馆,是大九开间的新式玻璃厅,四面窗户上的玻璃共计800块,室内陈设都是西式桌椅,提供中西式茶点和酒水。餐厅最初也是西式的,名燕春园番菜馆,设于来远楼,陈设皆为西洋样式。菜价分四等,头等每人银元两圆,二等每人一圆半,三等每人一圆,四等每人半圆,在当时颇为可观。来远楼共三层,第三层楼梯为旋转式,梯形如同盘龙柱,令时人感觉十分新奇,开窗四看,全园在目。后又建燕宾园中餐馆,与番菜馆相呼应。这些餐厅茶座皆分设男女座,直至民国才取消。

园中还设有镜真照相馆,是一座三开间的大楼,馆内陈设十分华美,布景和光线都很好。而且其最特别之处在于,不仅可以在室内取景,园中景色亦到处可选取,因此被时人誉为“北京第一照相胜境”。照相馆且出售“博览园二十四景”供游人留念,价格不菲,颇具商业意识。

此外,园内一些代表性的景致还有松风萝月、荟芳轩、海峤瀛春(又称东洋房)、畅观楼、鬯春堂等。其中,畅观楼是慈禧的行宫,系一幢欧式风格的红砖洋房,“高大恢弘,华丽无比”。西边为八角形二层,有西式盔顶;东边是圆柱形四层,楼顶有露台,踞全园最高处。当时北京罕见高楼,《万生园百咏》以夸张的笔调形容登楼眺望的感受:“铺陈锦绣更辉煌,百尺楼高炫目光。试上望台瞻万象,三辰星在五云旁”。楼正面有白石桥,桥东西两侧有西洋水法,分别为铜狮和铜麒麟,口能喷水。畅观楼迄今还保存在北京动物园中。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