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长戏”看门道:皇莎的“亨利”不是最长的

2016-02-22 14:00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熬“长戏” 看门道

这几天,北京戏剧圈最热闹的恐怕就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王与国”系列“三连剧”。绝对堪称戏剧盛事,在国家大剧院甚至一票难求。连着几天将《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看完,绝对需要定力。不过,时长10小时的戏并非算是“长戏”。我们盘点一下,在舞台上上演过的那些“长戏”到底有哪些,主要看点在哪里?

最新长剧

皇莎《亨利》一票难求

这几天“皇莎”在戏剧圈是真的火了,有很多剧迷早在数月前就提前拿下门票。在戏剧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绝对是一等一的“牛团”,它代表世界戏剧的顶级水准。中国导演王晓鹰感叹道:“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珍稀”,这也正是剧迷们趋之若鹜追逐而来的缘由。

此番,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18日到21日相继上演《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四天时间里密集呈现长达10小时的“王与国”三部曲“三连剧”。两部戏讲的是年轻叛逆的主人公哈尔王子如何一步步迈向成熟,并君临天下的故事。英国《卫报》如此评价其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两部戏剧”。据介绍,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英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剧团之一。它在莎剧演出的历史及权威性,也是举世公认的。

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人们也见识过国内原创的超长大戏。表演工作坊的创始人赖声川就曾经推出话剧《如梦之梦》,这是表演工作坊从事剧场工作二十多年来最大胆的突破、同时也是最惊人的作品,该剧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演出长达八个小时,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三十多个演员、三百多套的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与空间。

最长神剧

“指环”超20小时

一部戏在两三个小时之内搞定这是符合普罗大众欣赏习惯的,时长超过5个小时就令人难以忍受了,更何况十几二十多个小时,甚至连续四五天接连泡在剧院里。实际上,超出人们体能和精神状态的大戏大多是圈子里的事儿。一听“指环”“帕西法尔”等这些字眼就两眼放光的一定是乐迷和音乐圈、媒体圈的人。

要说演出时间最长的大戏,那还要数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带来瓦格纳的四联神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的歌剧向来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常客”,但是能把如此的鸿篇巨制搬上北京的舞台也十分不易。去年10月份那几天,保利剧院成了京城乃至中国各地乐迷欢聚的节日,当时有为数众多的戏迷打“飞的”而来。

这部在西方音乐史上被当做“心灵朝圣”而非娱乐功能的超长“连续剧”,需要在4个晚上将近20个小时才能够全部看完,这可真是一个“体力活儿”。事先关于在国外观看《指环》睡觉的故事不绝于耳,主办方也相当担心会不会因为中国观众看不懂《指环》而遭遇冷场、退场。事实是,这股子热情几乎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每天的保利剧院成了一景,演出中场,三五成群地奔了附近的饭馆。因此两幕之间的休息时间足够踏踏实实的吃上一顿饭,然后铆足了力气再接着看。科隆歌剧院艺术指导梅尔博士表示:“4部连台戏一起演,这是作曲家的生命,瓦格纳拒绝出现在不完整的演出现场。”

《尼伯龙根的指环》对音乐家而言充满挑战,所以在全世界版本众多。去年的上海艺术节上,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24小时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交音乐厅上演。“过夜”看歌剧,成了那两天上海滩演出圈的一道景观。

大师长剧

瓦格纳大戏《帕西法尔》

还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2013年,地点仍是保利剧院,瓦格纳平生最后一部大戏《帕西法尔》。十几年前经受过“指环”折磨的观众又将面临一场考验。《帕西法尔》全剧共有三幕,第一幕110分钟,第二幕75分钟,第三幕76分钟,总时长4个半小时。演出过程中,两次休息,每次45分钟,算下来,整场演出将长达6个小时。为此,演出特意提前至晚上6点半开始,持续至午夜。

不过,那一次仍有大批乐迷不惧困难,纷纷从各地来京观看演出。当天的演出上座率非常高,由于演出结束时已至0点30分左右,很多外地的观众早早预订了周边酒店。观众仿佛聚在一起庆祝一个节日,情绪非常高涨,足以见得瓦格纳在中国乐迷中的影响力。

最长京剧

大腕轮流演“刘罗锅”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这种超长的大戏也并非鲜见。由北京京剧院打造的京剧《宰相刘罗锅》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而来,是迄今中国菊坛最长的京剧连台本戏。该剧由话剧大导林兆华总导演,每年一换的导演田沁鑫、李六乙、魏小平等也均来自话剧界,且都有戏曲功底。这部戏的五天六场的演出是戏迷们最纠结的,因为每一场的刘罗锅与和珅都不一样都是名家大腕,舍哪一场都可惜。当然,还有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七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连台九个小时演完。这部戏不但得到了国内年轻观众的喜爱,在美国还受到了语言不通的外国观众的追捧。此外,由苏州昆剧院演绎的《长生殿》,全剧分上中下三集,每次演出两个半小时,分三天演完,这是苏州昆曲界百年来折子最多、篇幅最长的一次全本演出。 信报记者 张学军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