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兽”数量决定档次 闲得“五脊六兽”

2016-02-22 08:39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脊兽”数量决定档次

上周,颐和园排云殿岔脊的“骑凤仙人”不翼而飞,公众纷纷加入“探案”行列,都想找出“偷走”它的真凶。没想到只剩底座的脊兽原来是被大风刮落的复制构件。这些矗立在古建顶端的小东西到底有多少位成员、它们都有啥职责、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这些与中国古建并存千百年的独特构件,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成为鉴别建筑规格的独特标志。除领队“骑凤仙人”外,脊兽总共有10只,它们出现的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级别越高,从古至今唯一一个拥有10只脊兽的只有故宫太和殿。作为仅存的一套太和殿脊兽原件,它们如今变身藏品,住进了东华门城楼。

lh1602258

数量多级别就高

走进紫禁城,中国级别最高的建筑——太和殿映入眼帘。如何辨别它的级别?檐角尖端上排座的10只脊兽正是它身份的象征。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不仅独享建筑形式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岔脊上排列的脊兽,十样俱全,天下无二。

古代建筑檐角上的脊兽也叫镇瓦兽,除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安置。脊兽从唐宋时的一只,逐渐增加到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骑凤仙人”领队的小动物队列形态。它们的数量和种类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级别越高,除骑凤仙人外,古人为它们的顺序编了一个极为好记的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天下间,唯有太和殿可以见到它们的全貌,这不仅预示着皇权至上,更说明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除此以外,紫禁城里的其他建筑,也按照建筑规置安放着不同数量的脊兽,其中乾清宫、中和殿及保和殿减为9个,坤宁宫为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

这些与古建共存的装饰物在建筑大家梁思成看来,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排列在殿脊上的小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