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电子红包隔空送福
也不知道是媒体渲染还是确有其事,离乡打拼的年轻人,如今提起过年似乎都带着点儿心惊胆战。原因很简单,还没对象的、还没成家的,过年回家长辈亲朋难免围上来问:“怎么还不结婚呀?”“什么时候才能成家呀?”但也确有人说,即便面临三姑六婆的催婚围剿,过年回家仍然是有盼头的,原因也很简单,除夕那天,但凡没成家的,总能得到家里长辈的压岁钱,钱多钱少不重要,长辈们的心意在那儿,拿到装着压岁钱的红信封,就像小时候吃到糖果一样开心。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对压岁钱的情意。
至于压岁钱的来由,据说“岁”是“祟”的谐音,“祟”则是古时候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发烧、呓语,几天后虽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在除夕出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嘉兴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有一年除夕,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大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祟”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枕边竟放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管姓人家这则奇事,遂家家户户在除夕给孩子发这“压祟钱”。时光荏苒,这样的传统流传下来,“压祟钱”也因谐音而演变为“压岁钱”。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希望晚辈平平安安。另有一种压岁钱,则是晚辈发给长辈的,那意思是挽住匆匆流逝的岁月,祈盼长辈安康长寿。无论哪一种,都足见压岁钱寄托了中国人血脉里流传千年的美好祈愿。而如今,“互联网+”时代,压岁钱也不再只寄形于纸质的红包。
2014年,微信推出了红包功能,此后,多家公司也迅速跟进红包产品。如今,拿起手机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是“拇指族”们再熟悉不过的事。尤其在除夕之夜,无论长幼、不分男女,拿起手机发个红包,就是送上一份祝福;点开一个红包,就是收获一份心意。
但也有人说,电子压岁钱似乎终究少了点儿传统中国年里那点儿意蕴。曾几何时,进了腊月准备年货的时候,长辈们就惦记着去银行换来簇新的钱币,要新得散发着油墨味儿,它承载的祝福才是最真切的。那红纸糊的信封从一双手递到另一双手里,都是带着体温的,于是那祝福也是暖意融融的。而低着头摁着电子屏幕,身在异地的人们相互收到了问候,近在咫尺的人们却似乎因那低头的沉默彼此远离了似的。
可是谁又能挽留白驹过隙?谁又能阻拦科技进步呢?压岁钱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愿向远方送上祝福的时候,莫要忘了温暖身旁的亲人。
玩 更注重文化内涵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亲友相聚,一年的辛苦需要在尽情玩乐中消解。对春节而言,玩是件大事。除了传统的放鞭炮、游园、打麻将、打牌之外,今天的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玩法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甚至从国内玩到了国外,不经意间助推中国春节走向世界。
在北京工作的陈先生老家在辽宁农村,去年带孩子回家过年,小孩子第一次见到了杀活猪,第一次在温室大棚里采摘,第一次见到了亲友家的同龄人,兴奋得很。“对孩子来说,回老家就是玩。平时在北京,孩子很少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玩,对农村生活也没什么概念,所以特别新鲜,今年我们还要回去过年。”陈先生说。
有人回家玩,就有人出门玩。春节期间旅游市场非常红火。在天津一家旅行社担任导游的张宁对记者说,近几年春节全家出游的情况越来越多,国内热门的景点如丽江、三亚、哈尔滨等地都需要提前预订。“好像现在人们不再认为春节就一定要在家里过,一家人在外边旅游也挺好的。”
与国内游同样火爆的是春节出境游,热门线路甚至需要提前数月预定。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游人数达到518.2万人次。有关方面预计,2016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人数将接近600万人次,成为史上人气最高的黄金周。一家在线旅游网站负责人说:“从出境线路预订看,今年春节七天,中国游客将到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南极。目前单一目的地的收客量最高已经达到10000人。”
大批中国游客也把春节带到了全世界,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近几年每年春节期间,巴黎、纽约、伦敦等中国游客集中的目的地都会在标志性的建筑上点亮“中国红”,披红挂彩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彰显了春节的魅力。中国游客强大的购买力促使当地商家在春节期间加大有针对性的促销措施,美国媒体甚至指出,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正在成为美国旅游业的“救星”。
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近日表示,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将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展开,项目总量将达2100个,内容将包括主题庙会、跨国春晚、元宵灯会、专场演出、民俗体验、焰火表演等多种形式。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利用春节假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电影院,过一个文化味儿浓郁的春节。2015年仅春节档期就实现票房近18亿元,仅大年初一全国就有900万观众走进影院。电影界人士预计2016年春节档有望与去年持平。按照惯例,每年大年初一,国家图书馆馆长都会在大门口欢迎入馆读者,向他们拜年。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说,即使春节期间,来图书馆看书的读者也很多,与书香相伴的春节令人格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