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
有票房有口碑为何它还差点意思
刘颖
1月29日,《功夫熊猫3》在中、美同步公映,首日占据近50%排映空间,创下内地动画电影单日排映占比最高纪录,并收获1.52亿票房,成为当日票房冠军,刷新内地动画电影首日最高票房纪录。截至昨晚,《功夫熊猫3》上映3天连续破亿,累计票房达到3.81亿。从各网站评分来看,它也算“成功”了。
动画电影相对于其他电影来说,是更重“技术”的一种。如果观众有看片尾字幕的习惯,会看到很多陌生的技术项目组名单——让中国观众骄傲的是,其中有很多中国人的名字。这也是被定义为“首部中美合拍动画电影”的《功夫熊猫3》带给整个电影产业的正面意义所在。
很多观众的评论也是围绕“技术”来的,比如“熊猫身体表面的细毛根根可见”、“不愧是梦工厂的制作,画面简直完美。特效也特别给力啊”等。其实《功夫熊猫3》在前期宣传时,也是大打“技术牌”,比如“东方梦工厂”公司的特效团队,比如首次针对中文口型的设计等。
我当然也为技术点赞,但又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在看《云中行走》时,技术会让观众“恐高”、“腿软”,但观众会想到“技术”吗?或者举另外一个例子,一款APP,比如微信,当用户觉得它特别好用的时候,会想到“这个APP的产品架构、技术程序写得太棒了”吗?对电影或一个互动产品来说,这说明观众或用户“出戏”了。所以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评论:“其实我觉得剧情一般,但是特效很棒”。
这也是我看完《功夫熊猫3》从影院走出来之后的感觉。对,它很不错,不论是约会来看,还是带着全家老小来看,都很合适。熊猫很可爱,也不乏笑料。但作为被中美双方寄予厚望的一个产品,在技术之外,它还是缺了点什么。在评分上,它不如《里约大冒险》《神偷奶爸》《飞屋环游记》。熊猫阿宝的“贪吃熊猫”和“神龙大侠”之间的定位有点尴尬,它的成功更多依赖“主角光环”。
《功夫熊猫3》想要在大义上有所表达,但也差了口气,还是“沦为”普通的让人喜爱的可爱电影。比如,《功夫熊猫3》跟周星驰的《功夫》结构基本一致——都是普通人,面对来自外世界的强大的对手(灵界的天煞、自闭于监狱的火云邪神),因为意外突然开悟并掌握至高绝学(气功、如来神掌)。
但既然乌龟大师告诉“阿宝”,“气”的要诀就是“知道我是谁?做好我自己”,那么“神龙大侠”只是个催化剂,任何懂得“气”“我”的人都可以使用气功。相比于“阿宝”消灭了天煞,周星驰在《功夫》结尾对火云邪神所说的“你想学啊?我教你啊”无疑更接近“功夫”的本质。
此外,据说《功夫熊猫》系列计划拍6部,在第三部时“阿宝”已经掌握了最高级的“气功”,《功夫熊猫4》还要怎么拍呢?也许是根据阴阳学说,阿宝要开始向内探寻,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了——但这又与此前对阿宝的设定矛盾,只好看梦工厂如何续下去了。
女青年
满满的中国风却让人忍不住遗憾
王菲
距离《功夫熊猫》第一部上映已经过去了八年,我们似乎仍无法接受《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出产的动画电影这一事实。尤其是这部“熊猫3”,比先前更为浓郁的中国风视觉元素令我们暗自伤感:为什么美国影人拍出了原本应属于中国影人的《功夫熊猫》?
“熊猫3”刻画了熊猫阿宝从自信缺失到成长为气功大师,由徒弟成为师父的过程,又融入了阿宝邂逅生父、寻找自我的种种细节。在阿宝的成长线上,阿宝学会了成为一只熊猫,也学会了面对传说中神勇、现实中平凡的生父和熊猫乡亲们。
阿宝领悟到以及传递给别人的,是要有信心成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他不仅自己修成了气功大师,也让武功失传已久的熊猫村居民们找回了练习气功的心法。
“熊猫3”在开掘阿宝个人英雄主义时,也不忘突出“团结就是力量”,让帮助阿宝斗天煞的熊猫村居民尽显集体主义的力量。亲情、自我成长、个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力量,东西方的优秀价值观、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在“熊猫3”里成功握手。
承载着如此厚重主题的“熊猫3”,却将故事置于轻松幽默之间。影片放映时,影院内笑声不断,这大概是“熊猫3”给人留下“剧情简单”印象的原因,这电影叙事如行云流水,让你笑着笑着就不知不觉动了情。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视觉效果。八年来,《功夫熊猫》系列在视觉上越来越注重“中国风”,及至这部“熊猫3”,我们已很难再把该片和影片的出品方美国梦工厂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亭台楼阁、中国的古村落、中国的氤氲山水、中国的彩绸舞、中国的节庆场面……影片一时宛若中国画里的写意山水、水墨人物,观众会有走入画中之感。若是把镜头定格为画面,定能拎出不少足以“以假乱真”的中国画作品。
与我们在近一年内时间看到的国产动画电影相比,“熊猫3”的情节确是“简单”得多,特效“朴素”得多,但其向观众传递的真善美以及充满中国味道的视觉享受却是沉甸甸的。
这有“四两拨千斤”能耐的“熊猫3”,着实值得我们反思,为何许多国产动画电影其情节也复杂,其场面也炫目,却难以达到“熊猫3”这样老幼咸宜的耐看程度?
依我之见,中国观众在“熊猫3”中是看到了我们早年间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子。形神兼具、以传统中国画为基础的动画人物与山水,简明清晰的故事脉络、对真善美的弘扬和对个体修为的关注以及幽默感,这些“熊猫3”所具有的优点,在我们几十年前创作的《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崂山道士》这些动画电影中皆被融会贯通,形成了中国动画独有的艺术风格。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令我们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我们离中国自己的动画传统和动画历史已经太过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