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9日)开始,《功夫熊猫3》在中国、北美同步上映。在1月23日的三小时点映中,电影取得了超4000万票房,观影人数达117万,创下中国影史点映票房纪录。《功夫熊猫3》的表现让业内预测,这有望成为2016年第一部冲击10亿票房的电影。
1998年,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因为“中国元素”引发极大关注。如今回头再看,除了借用中国故事外,这部影片跟中国没有更多直接关系。但《功夫熊猫》却从第一部开始就确定了走“中国化”道路。到《功夫熊猫3》,出品方之一的东方梦工厂都有了多一半的中国血统。
熊猫是最被世界熟知的中国动物形象之一。《功夫熊猫》虽然不是第一个打熊猫牌的,但却是最成功的。反观中国近年制作的相关影视作品,甚至鲜有品质合格之作。无论是创意开发、技术研发,还是本土化运作,与中国越走越近的《功夫熊猫》系列,已经成为愈发值得借鉴的“师父”。
【内地电影“坑”熊猫】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些年中国内地与熊猫有关的电影作品,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得失规律了。内地的熊猫电影数量虽然不少,但基本都是渣片。原因何在?看到这些作品的超低评分,你就不难清楚,它们根本连电影最基本的元素都搞不好,着实是在“坑”熊猫。
【好莱坞怎么打熊猫牌】
《功夫熊猫》
上映:2008年6月28日(6月6日北美上映)
制作:美国梦工厂
成本:1.3亿美元
票房:内地票房1.5亿人民币(年榜第五)、全球票房6.31亿美元
配音:杰克·布莱克、达斯汀·霍夫曼、成龙、安吉丽娜·朱莉、刘玉玲、塞斯·罗根
点评:与10年前迪士尼出品的《花木兰》不同,《功夫熊猫》从景观、布景、服装到食物这些细节都充满了中国元素。更重要的是,电影在内容上也做到了中国文化的浸入式呈现。比如龟大师的五个徒弟(鹤、螳螂、虎、猴、蛇)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中国武术中五种著名风格。螳螂的后背还特意写了一个圆形的“寿”字。片中最宏伟的布景“翡翠宫”由多达88100块组件建成。
在用时两年半制作完成后,《功夫熊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上映,又把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影片成为难得的吸引全年龄段观众的动画电影,轻松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