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原址有哪些历史掌故(3)

2016-01-14 14:5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新机场原址有哪些历史掌故

“民俗之乡”广阳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吕端故里

北京新机场东邻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广阳”之名源自战国、秦、东汉时期所设广阳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广阳区的前身为安次区所属辖域。“安次”之称始于西汉。《长安客话》称:“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遂隶涿鹿之阿。”釜山是指今河北保定、徐水一带,而安墟则是指今廊坊安次一带,即今广阳区九州镇北常道村附近。夏商时,这里属冀、燕、幽州。周武王封召公长子于燕,设采邑常道城,常道城即古安墟庄。

《廊坊安次志》称:据考古发掘,7600年前广阳区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上古时期,辖域为安墟地。秦代属广阳郡。广阳郡设置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0年),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郡遂废除。汉元狩六年(前117年),汉高祖刘邦封皇子刘旦为燕王,设置燕国。元凤元年(前80年),燕国废除,又改为广阳郡。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刘建为广阳王,改广阳郡为广阳国。王莽新朝改为广有郡,东汉复称广阳郡,其下设蓟县、广阳、昌平、军都、安次五县。

西汉高祖初年(前202年),置安次县,隶属幽州渤海郡,县治在古县村(今廊坊市古县村)。“安”即安全、平稳之意;“次”指远行中的住所;“安次”即是和谐、安稳、祥和的住所之意。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复设广阳郡,安次县属之。此后千余年几经变迁,民国时仍称安次县。1988年9月改称安次区,2000年调整安次区时划出部分辖域增设广阳区。

广阳区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有“民俗之乡”的美誉。炊庄村高腔戏音韵宽厚,唱腔声调高锐,以锣鼓伴奏,一唱众和,委婉抒情。东尖塔音乐会和南汉村音乐会均属佛教音乐,主乐器为管子,伴奏乐器有笙、笛、云锣等,曲调古朴典雅。此外,南王力村“高跷会”同样享有盛誉。南王力村所用的高跷总长一米二,表演时双脚离地八十厘米,集体演出时配以小车会、秧歌会、龙灯等,集歌、舞、戏、杂技、武术于一体,热闹非凡。

广阳区还是历史文化名人韩延徽和吕端的故里。韩延徽,字藏明,生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幽州安次(今属廊坊市广阳区)人,曾奉命出使契丹时被耶律阿保机留用,成为他身边的主要谋士。后辅助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其子孙世代在辽为官,开创幽州韩氏一族。吕端,生于后唐清泰二年 (公元935年),宋朝名相,为官四十年,为相四年,是宋太宗、真宗两朝重臣,更使其名声远扬的是两个著名的典故,即“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以及“宰相肚里能撑船”。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户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