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篇
好朋友未必总聚一起
不光家人有个性,关峡的朋友也是如此。
从《围城》《我爱我家》《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士兵突击》,作为幕后英雄的作曲家关峡,和张纪中、英达、吕丽萍、陈道明、康洪雷等影视圈明星大腕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关峡说,过去创作影视音乐比较多,大家时不时在一些会议或是颁奖典礼上遇到,这些年渐渐淡出影视圈,彼此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只能在荧屏上“神交”了。
关峡的微信朋友圈里,也只有吕丽萍等几个好友,大家几乎从来不转发微信,只是有事儿的时候打个招呼。关峡说,他的朋友大多是淡如水的朋友,“好朋友不一定总是在一起聚会吃吃喝喝,我和这一拨儿因为影视创作结交的朋友可以说是真正含义上的朋友,平时大家都很忙,根本不联系,逢年过节也就是一个问候短信。有时候四年五年也见不着一回,但是我们彼此在心里惦念着对方,不管是谁,只要有事需要,一定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家国篇
动情《彝歌》32年不变
谈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关峡一直难忘30多年前的一次云南之旅。那是他难忘的采风经历。
1983年,还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关峡和郭小笛、赵石军、李滨扬、陈晓勇等几位同学,经过三夜两天火车的颠簸,然后搭乘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乃至徒步,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前往红河深山之巅的彝寨——垤施洛孟村。
当时的场景,关峡至今仍能描述出来。那一次,关峡创作了小提琴曲《彝歌》。
今年5月11日,关峡、郭小笛、赵石军三位已经成名的作曲家老同学再次相约,故地重游。当接近当年的彝寨时,熟悉的木鼓击节响起来,银铃声歌声交织在一起。眼前的场景令关峡无比激动:“一模一样,那动听的彝族歌曲、欢快的舞蹈30多年来没有任何改变。”
这次故地重游,催生了“中国交响乐红河创作基地”挂牌成立。关峡说:“传统的民间音乐是一块瑰宝,我们要把这些丰富的民间资源收集起来并加以提炼和转化,让它变成国际通用的音乐语言,向世界讲述带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5月在云南采风后创作的作品,明年1月23日就将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职责篇
率国交成功“走出去”
除了作曲家的身份之外,关峡还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团长。在家里,关峡可能会当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甩手掌柜”。但作为国家级交响乐团的掌门人,团里的大事小情,关峡却是要事事关心,其中更重要的是带着乐团向世界级名团靠近。
“国交作为中国交响乐领域的旗舰,代表着中国交响乐的最高艺术水平,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传递中国情怀,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创造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位团长表示。2004年,他来到国交任团长,率先制定了以商业演出模式“走出去”的目标,国交要和世界其他一流乐团一样出门赚钱,传播音乐文化,而不是出去镀金。
如今,在欧洲、在美国、在亚洲,国交已经受邀进行过多次海外巡演,收获了观众和主流媒体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