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峡 钱钟书赞赏他的《围城》

2015-11-30 10:06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关峡 钱钟书赞赏他的《围城》

 

关峡这个名字,或许有人不很熟悉。但提起《我爱我家》《小龙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影视剧,其中的音乐,观众一定不陌生,创作出这些直入人心的音乐的就是关峡。

作为古典音乐创作者,影视音乐并非他的主业,多年来他创作的《悲怆的黎明》《木兰诗篇》等民族歌剧,以及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第一交响序曲》《大地安魂曲》等交响乐作品,在世界乐坛声名鹊起。身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掌门人,关峡事务繁多,但依旧笔耕不辍,下一部歌剧《蔡文姬》正在创作之中。

关峡很忙,与他约这个专访几次都擦肩而过。前几天,记者与关峡同乘从西安返回北京的火车,在车上才完成这次面对面的专访。一路上,听着火车有节奏的行进声,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关峡的思绪一幕幕闪回到他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11岁无师自通小提琴

关峡并非出自音乐世家,但父亲是个文艺积极分子,酷爱民乐,成了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在父亲的影响下,关峡打小就学会了二胡、京胡、板胡甚至口琴、笛子。

关峡真正爱上音乐,是在他中学的一次劳动课上。“那时候,我们经常帮着农民割麦子,烈日下的劳动非常辛苦,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到了晚上,打麦场上,开封八中的宣传队来慰问,小提琴独奏《庆丰收》令我着迷,从此喜欢上了小提琴。”关峡回忆,那年他11岁,回家后缠着父亲要学小提琴,最后姐姐掏了一个月工资买了把小提琴。

神奇的是,凭借二胡底子,他竟然无师自通用小提琴演奏出《白毛女》的那首“北风吹”。半年后,关峡以优异成绩考进八中宣传队,当起小提琴手。

放弃小提琴迷上作曲

高中毕业后,关峡在平顶山文工团结识了《矿工大合唱》的曲作者、作曲家张以达。一次彻夜深谈之后,他产生了更大胆的想法。

关峡说:“我的小提琴生涯终止在平顶山文工团,因为我发现作曲家太伟大了,内心萌生了学习作曲的想法,疯狂搜集作曲方面的书籍并开始自学。”

那几年,关峡在地方戏剧团的乐队出出进进,他开始帮乐队配器作曲。1978年恢复高考,关峡觉得自己的春天要到了。历经河南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两次“走麦城”之后,1980年他终于走进心中圣殿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的五年,他受到严谨和系统的音乐教育,五年后,2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走出校门,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

踌躇满志的他,赶上院团不景气的时候,他学的音乐创作理论用不上,心灰意冷的关峡泡在团里的资料室内。这样的日子一“混”就是七年。

为《围城》作曲一炮而红

那段时间,他认识了演员吕丽萍的弟弟吕晓飞。正巧黄蜀芹导演筹拍电视剧《围城》,在吕丽萍引荐下,关峡开始涉足影视作曲。20天的时间里,他给《围城》写了33段音乐,其间陈道明、吕丽萍、英达等主演给了不少建议,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有很好的音乐注脚。

关峡的处女作一炮打响,他没想到播出反响如此强烈。关峡说,就连钱钟书先生对自己的音乐都赞不绝口。之后,关峡的影视音乐创作一发不可收,数不清的邀约接连而至。他回忆,那时候总共六七个播出的频道中,每天播出的电视剧音乐都有他的作曲。

渐渐地,关峡感到疲倦,甚至一度拒绝写影视音乐,但《小龙人》是个例外。他说,那时他还没有孩子,但给孩子们写音乐,自己很有兴趣。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