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峡的音乐充满“爱”
关峡性情温厚,思维睿智,他少年时代起就“混迹”于家乡的地方剧种院团,耳濡目染,接受了民族音乐的熏陶。多年来,他尽情徜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寻找着自己的桃花源。
奉献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关峡如愿以偿,收获了家庭的幸福。不过,关峡觉得,这么多年来,从中国歌剧舞剧院到东方歌舞团再到国交,越来越多的公务分散了自己对家人的关心,聚少离多,这让他心存歉疚。他总说“军功章也有她一半”。好在,作为音乐家,他有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用音乐传递对家人、对朋友、对国家的爱。
■亲情篇
女儿是最重要的作品
关峡数十年间作品无数,但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不是别的,而是女儿紫雯。女儿很有艺术天赋,从小学芭蕾、弹钢琴,正式学钢琴两年,就弹到柴可夫斯基的《四季》。
女儿的到来让他的家庭充满了欢乐,也让关峡获取了不少创作灵感。歌剧《木兰诗篇》为关峡赢得了国际声誉,其中就有女儿的“功劳”。那段日子,为了找到灵感,关峡经常逗着女儿背诵《木兰辞》。听着女儿稚嫩充满韵律的吟诵声,关峡文思泉涌,美妙动人的旋律喷薄而出,跃然纸上。
关峡两口子原本要为女儿筹划“艺术人生”,但未能如愿。女儿刚上初三时,突然提出希望去美国留学。紫雯个性极强,很有主见,那时不是在和父母商量,而像宣布一件事情。她说:“就是小鸟也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单飞,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选择早一点。”
十五岁的女儿独自去了美国,她没有继续读音乐,三年之后报考康州大学商学院。“这个选择让我们自尊心很受挫,毕竟她出身艺术之家,(我们希望)至少也会选择跟艺术沾点边儿的专业。”
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大二时她突然自作主张,转到了刚成立的金融精算系,而且金融数学第一次考试成绩考了100分,显示了过人能力。
“个性十足,独立性极强,同时也有超强的决断性。”关峡如此评价女儿,“虽然没有走音乐道路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败,但是她总是处处带给我们惊喜。”
关峡写过一部钢琴协奏曲《奠基者》,当初虽然是为一部电视剧创作的主题音乐,但实际上是写给女儿的。“人总是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来支撑,我把这个作品送给女儿,就是为了激励她,走好自己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