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光鲜,遭遇修复尴尬事

2015-10-22 11:0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文物光鲜,遭遇修复尴尬事

  
正在故宫展出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修复后的乾隆御稿箱


河南博物院纸质研究室主任甘岚(左)在修复受损书帖。

  

十天前迎来90岁生日的故宫博物院,着实为艺术爱好者端出好几盘“大菜”。屡屡刷新排队耗时纪录的“石渠宝笈特展”自不必说;陈列于神武门城楼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虽然热度逊于前者,却也顶着“第一”的光环——这是故宫首次以“文物保护修复”为主题,举办的综合性修复技艺和成果展。

藉此展览,人们不仅可以清晰看到一件文物“旧貌换新颜”的过程,还能感知到平日里隐身展品背后的“文物医生”的存在。别看他们大多极少露脸,这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但凡馆藏文物走向展台前,都会由他们过一道手,为文物“疗伤”,然后让“康复者”亮相,更有甚者,近乎“起死回生”。不过,在“鬼斧神工”的独门技艺之外,文物修复还面临不少难度更甚的现状,诸如,不时有人喊着人手不足,却又总处于留不住人的境地;在现有职称评比体系里,处处受制。这些成天与国宝打交道的人们,享有的待遇却与国宝隔着好几条街。

1. 妙手回春的“魔术”圣手

“最难的环节就是拼接,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只能用镊子夹着小碎片一点点去尝试。”

驻足故宫神武门展厅,不时能听到诸如“宫里藏品也能毁到这个地步”的唏嘘。这也难怪,人们寻常见到的都是些整饬完毕的光鲜品,冷不丁将“整形”前后作一对照,生发感慨也属正常。

要说修复前后差异最为明显的,当属高4米多、宽近3米的《董诰山水贴落》。据故宫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组组长杨泽华介绍,这件原本藏于乾隆花园符望阁的绢本,曾经散落为上千块碎片,有的碎片还不如小拇指甲盖大,经过修复师有如魔术般的圣手,如今再看上去已是裂痕全无。

一堆碎片,加之缺少原作的尺寸信息,要想修复如初,难度不言而喻。作为国内藏有古代书画最多的文博单位,故宫拥有一整套传承下来的传统书画修复技艺,不过,由于这件作品尺幅信息缺失,修复组只得另寻他法。最终拟定的方案是:先加固那些稍加用力就会碾成粉末的碎片,然后再一块块地拼接、压平,最后做全色处理。“最难的环节就是拼接,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只能用镊子夹着小碎片一点点去尝试。”话虽说得轻巧,杨泽华深知背后艰难。因为整个拼接过程相当于将几千块小碎片还原进十多平方米的画作里,而且,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最终,集数人之功,历经数月,原作终于恢复当初神韵。“要修复一件受损古书画,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年之久,如果要细数中间修复过程,可以列出的工序多达六七十道。”在河南博物院从事书画修复三十多年的甘岚,前些天还特意带着部门年轻同事到故宫参观了修复特展。

除了古书画装裱修复,此次集中展示的文物修复技艺还有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木器类、纺织品类、漆器类、青铜器、古陶瓷、古钟表、百宝镶嵌类修复技术,以及囊匣制作工艺。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话讲,这次修复特展是想让更多人认识故宫的“文物医院”,也就是故宫文保科技部。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故宫博物院组建了文物修复工厂,直到八十年代扩建为文保部。现如今,这支宫墙内科技含量居前的队伍共有各科“医生”一百多人,负责为院藏一百八十多万件文物延年益寿。这样的人员规模不仅在国内文博系统居首,也组成当之无愧的“文物三甲医院”。如果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技艺归为“中医”,现代的科学技术就属于“西医”,修复过程中,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此次展出的一件沉香雕罗汉寿字插屏,就是“医生”们通过给插屏做X射线CT照相,才最终探明内部结构,并据此开出“药方”。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