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大作家亦是“乡贤”

2015-10-14 15:24 红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1日,在汨罗市八景学校的操场上,几张桌子拼凑成一个简陋的主席台,年届花甲、两鬓微霜的韩少功戴着红领巾坐在台上看孩子们演节目。

几乎每年的儿童节,他都要跟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过,除了给孩子们讲话,还要给他们发奖。

今年是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韩少功迁居八景乡下的第15个年头。 15年来,在八景这片乡土,他创作出了《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等一批著作,同时也渐渐成了村民最为敬重的“乡贤”。

担粪种菜的“韩主席”

今年62岁的韩少功是湖南长沙人,上世纪70年代在汨罗农村“插队”,因此与八景结缘,他名震文坛的《马桥词典》中的“马桥”就在八景附近。1988年,他远走海南,投身办刊等一系列文学活动。然而城市繁多的应酬与会议渐渐让他厌倦,为了更多地接近自然、贴近乡野,2000年,在他创作的巅峰期,回到了他文学出发的地方——八景乡下,自此开始了每年冬飞海南,夏回八景的“候鸟”生活。

刚到八景时,知道韩少功身份的人很少,后来才有村民打听出他是个作家。

作家嘛,写书的,应该是个知识分子模样,村民们都这样想。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作家根本不像个作家,他讲话居然不打“乡气”(语出《马桥词典》,意指讲话有外地口音),出门喜欢穿双黄胶鞋,还经常挑一担粪桶到学校的公厕去担粪泼菜。

作家还穿“丑死人”的黄胶鞋?“作协主席”还要担粪、扛锄头?乡亲们都觉得稀奇。

时间长了,村民与“韩主席”的走动来往渐多,大家就也不奇怪了。有事没事,大家也去他家串门。有的人一双赤脚,泥水“叭搭叭搭”就走进了他家。

来的人中,有“汇报工作”的乡村干部,有“请教问题”的学校老师,也有只是“还个人情”送点瓜菜腊肉的村妇。

空闲时,“主席”夫妇也出来“坐人家”。一般都是随便走进那家那户,搬把椅子就坐,接过茶盅就喝,递根纸烟也抽,聊瓜菜、讲农事,他都能跟你扯得兴味十足。

聊着聊着,不经意间,村民口中的“韩主席”变成了“韩爹”,年纪大的干脆就直呼他“老韩”。

聊着聊着,一个个鲜活的乡间人物便到了他的笔下,走进了他的作品——《山南水北》里。

最有“话份”的“韩爹”

知道他在海南当“主席”,慢慢地,村里的一些大小事开始有求于他,多数情况下他先一口应承,然后再求人想办法。为了乡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韩少功说,他先后向当地三任市委书记“讨”过钱。

2008年,邻近的大同村冬修水利,可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到期要撤了,扶贫单位负责的工程没人接手。眼看工程要“烂尾”,村民电话追到海南:“韩爹呀,没办法还是要请你出面……”几天后,一封信从海南寄到当地领导的案头,问题解决了。

帮村里办事多了,一来二去,“韩爹”便成了村民眼中的自己人。村里有纠纷,要请他调解,有事情,要请他拿主意。有一回,村里修路,村干部为路的走向起了争执,几个“蛮师傅”谁都不服谁,最后一群人吵吵嚷嚷涌进了他家,非得要他上山去作裁决。“韩爹最有‘话份’(语出《马桥词典》,意指讲话有分量),要听就听他的”,事后村干部如是说。

到后来,乡上开党员干部会,也来请他;村里开村民组长会,也来请他;学校开家长会,还来请他……请他去,无非是要他讲讲话,因为大家都觉得“韩爹”讲话讲得透彻,讲得在理。而几乎每一次,他都爽快地答应,去!

小学课堂上的“韩老师”

韩少功的院子就在八景学校的校园里。学校的事,他操心更多。

2011年,学校要编校本教材,他二话不说就接手了,还根据年级高低编了上下两册;学杂费未实施全免时,有些学生交不起费,他的夫人就拿着钱守在收费处帮孩子们一个个交清;学校的楼要修,教学设备要换,操场要修整,他帮着想办法、递报告、找资金;山村教师大多清苦,每到教师节他都要跟老师们谈谈心,鼓鼓劲。

有时,他甚至还当起了“编外老师”,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作文课,手把手地给孩子们改作文。“大作家给小学生上作文课,说出去,别的学校家长都很羡慕。他不但没拿一分钱工资,烟都没抽学校一支。”学校负责人钟葵初说,八景学校作为一个偏远落后的乡镇学校,能在汨罗全市的教学评比一度跃居第一,少不了“韩老师”的功劳。

兰龙飞与韩少功毗邻而居,是《山南水北》里“龙老师”的原型,两人相交已有15年。他说15年里,他听到的,周围上上下下、老老幼幼对“韩爹”没有一个不说好字。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