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家喻户晓,但说起具体名字和其背后的故事,怕是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十三绝名单:
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眼花缭乱的美食里,今儿,我们就只说说这十三绝之一——豌豆黄。
在老北京的夏天里,豌豆黄是应时佳品。自从由民间小吃传到紫禁城后,豌豆黄的身价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宫廷里吃的豌豆黄,可讲究着呢,要用上等的白豌豆为原料,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要是再传统些,做法上还要加入红枣肉。做好后的成品,色泽浅黄又口感细腻,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当然,豌豆黄在众多小吃中脱颖而出,主要还因慈禧爱吃而得名。
据说,有一次慈禧在静心斋歇凉,忽听到大街上有敲锣声。慈禧便问其人从哪儿来,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和芸豆卷儿的。慈禧一听,甚是高兴,传令进来,尝罢赞不绝口。
于是,此人留在了宫中,从此豌豆黄就成为了太后餐桌上的“常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