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后院 千龙网记者 姚飞摄
三兄弟共用一个大院,各种矛盾纷至沓来,大家庭的生活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新时代小家庭的格局逐渐成为主流。起初最小的弟弟周建人,因为没有固定职业,自觉在家庭中处境很尴尬,率先离开了大家庭。
1923年夏天,周氏兄弟失和,鲁迅也暂时周转搬到了西四的砖塔胡同。砖塔胡同是元朝就有的胡同,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此后,八道湾这处宅子就一直为周作人一家居住。
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花了800块大洋买下阜成门宫门口西边的普通四合院,他带着母亲和原配夫人朱安住到这里,也就是现在的鲁迅故居。正是鲁迅在兄弟失和之后独立居住,安心创作的地方。
鲁迅母亲的卧室 千龙网记者 姚飞摄
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鲁迅曾这样说过。由于没有爱情,没有共同的语言,几十年他们只是相敬如宾,只是名义上的夫妻。鲁迅在北屋门口放一个箱子,有脏衣服就丢进去,朱安就拿走去洗,平时也没有什么交流。
鲁迅在三间北房后面接出一间,由于是拖在后面,像一条尾巴,北京民间把这种凸出于屋子后面的建筑形象地称为“老虎尾巴”。“老虎尾巴”的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坐在桌前,可以遥想当年鲁迅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