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必备的工具书
走进近代,字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一类是专门性的。综合类的代表就是那些年我们必备的工具书——《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1948年,魏建功与金克木、吴晓铃、张建木、周祖谟五位大家,萌生了为中小学生编纂一本查询式工具书的打算,不过,经过热火朝天地讨论后,五人编辑的《伍记小字典》,未能编纂完成。
直到1953年,在《伍记小字典》的基础上开始重编,经过反复修订,最终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全书按音序排列,共189部;所收单字8500个左右;在释义上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这是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
不过,字典的历程也有波折,1966年,《新华字典》的版一度被毁,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商务印书馆从咸宁干校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老专家回京,启动《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
如今,经过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新华字典》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截至2016年上半年,发行已达5.67亿册。
2017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在两会上建议,应该把《新华字典》作为国家文化品牌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