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识字的中国人都看过这本书

2017-05-11 08: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要是评选和我们名字、学习、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本书,一定是字典。

字典从何而来

300年前5月10日这天,一项历时六年的编辑工作,终于付梓交工,从此诞生了一部汉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该书从1710年开始编撰,总编纂官是当朝两位顶级学士:张玉书和陈廷敬。只可惜,两位老师在1711年和1712年相继离世,没能见证这部巨作的完成。

据说1716年成书时,康熙看后曾说,这部书“善美兼备”,可奉为“典常”,因此命名为《康熙字典》。以后,凡是这类解释单字的书,都称作“字典”。

《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全书分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采用部首分类法,依据笔画排列单字,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字典的前生

其实,字典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时,起初称字词的书为“字书”,作为解释文字的著作泛称,在南北朝时已经通用。

见于著录最早的字书,相传是周宣王时,出自太史之手的《史籀篇》。战国至西汉,为中国字书的萌芽时期。它们大都只是编次文字,并无解说。直至清乾隆年间,纪晓岚编《四库全书》时,才单列字书一类。

第一部有系统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字书之一。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为以后字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仿照《说文解字》编成的字书很多,现存主要有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的《玉篇》,北宋王洙、司马光等的《类篇》。《康熙字典》问世后,“字典”一词瞬间取代了“字书”,成为之后通行的版本了。

而第一部有字典性质的,公认为《尔雅》。“尔”也可写作“迩”,是接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意思是“雅言”,就是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就是以雅正之言解释语词,使之接近规范。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