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实刘墉真不是罗锅
罗锅就是指驼背,算是有着明显的生理缺陷,那么,清朝时期,真的这么重视人才,以至于完全忽略官员的外形吗?
刘墉画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刘墉怎么说也是出身名门,不生得相貌堂堂,玉树临风,但也不至于驼背到以罗锅为名的地步。况且清朝选拔官员,还是很重视仪表的,向来以“身、言、书、判”为标准。听着是不是有点像表演系招生时所考核的“声、台、形、表”,其实,还真有点这么个意思。
刘墉画像
所谓“身”,就是指体型及容貌。接下来的“言、书、判”分别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书法水平、判案能力。从这些标准的排序可以看出,体型容貌是排在首位的,也就是说,一个罗锅是无论如何不能当官的。
由此反推,刘墉初入官场应该不是个罗锅,但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官场太辛苦,给累成了罗锅呢?
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弓身读书写字,看上去背有点驼,因此才有了刘罗锅这个叫法。而官场上的辛苦,岂能止于肉身,最主要还是心累,而这还要从他与和珅的关系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