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参观中国美术馆“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
京派大师们的趣事儿
本次展览“此中有真趣”展出了陈半丁的绝大多数精品典藏,他的花鸟山水在装裱的画框里呼之欲出,尤其是他著名的大写意花卉,笔墨充实、构图严谨,既有海派的渊源,又有明清的润泽,代表了上个世纪北京画坛的艺术走向。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来京城的陈半丁就被一致推为京派画坛的中坚人物。那时,年过六旬的陈半丁早已驰名北方画坛,他早年向吴昌硕学习书画篆刻,山水、花鸟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古朴沉着的色彩造诣颇高。
陈半丁作品 《牡丹月季》 96cm×165cm 1962年
在陈半丁40岁时,梅兰芳拜师学画,此后几十年他桃李满天下,陆小曼、徐志摩、张学良等都曾向他求教过,学习他的用笔苍劲、强烈力感、稳中出险的构图以及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统一的妙法。
中国美术馆“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
有意思的是,书画大师张大千早年曾和陈半丁有过一件趣事。
30年代的一天,名望最高的陈半丁老人兴奋地邀请艺苑名流晚6点到他家鉴赏清初石涛和尚的精品画册。当时尚无名气的张大千虽未被邀请,可作为 “石涛迷”,下午3点他就直趋陈府求见。陈半丁对这位虎头虎脑的后生说:“我约朋友来共赏,我不能先给你看,你想见识要等到6点。”
为了鉴赏石涛的稀世珍品,张大千等了三个多小时。到了6点贵客齐集,张大千被挤在名流的外圈,等到陈半丁捧出宝贝画册、刚刚展示,他就不由自主地大声叫起来:“是这个册子啊!不用看了,我晓得!”
陈半丁被这个年轻人的狂妄急躁弄得很生气,他想,我画册还未全打开,你怎么晓得?
这时张大千将此画册画的什么,题的什么款,用的什么章,一一道来。陈半丁与众画家一一核对,发现丝毫不差。原来,这个画册正是张大千临摹所作。从此,张大千在画界名声大振。
陈半丁书法作品
在清末传统中国画艺术教育模式下成长,经历了民国时期,又走进新中国,陈半丁的艺术主张、实践活动以及风格取向还都在传统中国画的范畴之中。
此次展览精选了陈半丁在花卉、翎毛、人物、山水、书法、篆刻等多艺术门类的代表作,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陈半丁在各时期的创作成就,让人大饱眼福。一些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画院、荣宝斋、陈半丁纪念馆等多家单位的画作均为首次展出,特别是故宫博物院借展的18幅陈半丁艺术精品,从未公开过。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如果你也有着国画的水墨情结,“此中有真趣”会给你一份清新隽永、苍劲浑厚的画卷盛宴,带你找寻到20世纪北京画坛领军人物的纸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