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专业调查机构和业内专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对本市16个区7岁至70岁居民以及相关政府机构进行调查访问,对居民阅读理念、阅读行为、阅读服务需求以及阅读投入、政策支撑、社会力量整合、活动效果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估,形成了《2015-2016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并于近日予以公布。据《报告》显示,这一年来北京居民的数字阅读增长快速,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纸质图书的阅读率。
北京市综合阅读水平稳步提升,书香北京更加浓郁。2015-2016年度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24%,连续两年保持一个百分点增长。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10.88本,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9本;数字阅读率为83.57%,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39个百分点;纸质阅读率为79.72%,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98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从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数字阅读率三大指标来看,北京市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充分展示了北京市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北京”所做出的成绩,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也是推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和构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北京居民数字阅读增长快速,数字阅读率首超纸质阅读率。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居民阅读渠道有了更多选择,除了阅读传统纸质图书报刊,还可以通过电脑端、移动端阅读喜欢的内容。2015—2016年度,北京市数字阅读率为83.57%,较纸质阅读率高出3.85个百分点,北京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纸质阅读率。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手机已经成为民众获取资讯的第一渠道,居民调查结果显示,70.76%的北京居民通过手机进行数字阅读,平板电脑、PC电脑和Kindle分别为28.82%、22.39%和11.43%,由此可见,手机是北京市民进行数字阅读的第一选择。
实体书店仍是居民购书的主要渠道,网购人群持续走高。调查结果显示,纸质特有的书香具有无形的影响和感召力,实体书店仍是北京市居民购书的重要渠道:2015—2016年度,61.86%的居民在实体书店购买过图书,特别是20岁及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有73.34%在实体书店购买图书。近几年北京市大量特色书店不断兴起,吸引大批的读者驻足阅读,这也成为文化首都的特色风景。随着北京“一点通”网购系统的推进,数字阅读和网购图书的逐渐兴起,58.54%的居民在2015—2016年度通过网络购买过图书,比上一年度高出14.48个百分点。
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方面还表示,北京阅读季今年特别创新推出“阅读+我”行动计划,将“我行动、我阅读、我分享、我推广”的理念贯穿于阅读活动始终,倡议全市民众阅读并推介不少于12本书,鼓励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组织用“我”的身份,参与全年阅读计划,分享阅读感受,推广阅读活动。这些行动联结起业界和媒体,联结起百姓和专家,联结起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有效推进了文化的融合、业界的融合、地域的融合、读者自身的融合。京城大街小巷的书香味愈来愈浓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渐成风尚,阅读已经成为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2015-2016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正是这一成果的最好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