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白鹿原》安详离去 魂归黄土地忠实不朽(2)

2016-05-05 15:4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头枕《白鹿原》安详离去 魂归黄土地忠实不朽

61

《白鹿原》话剧团队都来了

上午八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西安殡仪馆咸宁厅内哀乐奏响,人们哀悼这位当代文学巨匠,在念诵陈忠实生平时,不少悼念者眼含泪花,啜泣不已。贾平凹、刘文西、高建群、张嘉译、郭达、张铁林、芦苇、许还山等陕籍文艺界人士及铁凝、濮存昕、孟冰等各界人士出席追悼仪式并向陈忠实遗体告别。记者看到,根据生前所愿,灵棺内的陈忠实先生头枕着一本《白鹿原》。现场挽联为:“三秦文胆华夏风骨铸忠实人格笔蕴千钧担天道,终南气象灞原襟怀育白鹿精魂情含万汇传史音。”

遗体告别仪式上,年已83岁的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在身边人的搀扶下缓步走近陈忠实遗体,向其深鞠一躬,紧随其后的是贾平凹,曾在话剧《白鹿原》中饰演白嘉轩和鹿子霖的濮存昕、郭达及编剧孟冰都来到现场为陈老送行。濮存昕在与众人一起鞠躬致意后,离开陈老遗体前又双手合十,单独深鞠一躬。张铁林在悼念仪式后显得十分悲痛,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著名编剧芦苇红着眼对记者说:“陈老师是陕西文坛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阐明了有良知的艺术家的精神,陈老师走了,我们都会怀念他!”

快访

陈忠实让白鹿原成为陕西文化名片

从北京赶来西安送陈忠实最后一程的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现场写道:

陈老师走了,头下果然枕着他不朽的著作,家人大概怕他去天堂的路上冷,能穿多少穿多少,陈老师是带着人间的温暖和我们的敬意走的,其实他亿万的读者对他的热爱令他在天堂不会冷的。我们马上做计划明年再演白鹿原,我想站在台上再演白嘉轩时一定有更深的感怀,当台词说到兆海不只是鹿家的娃,也是白鹿村的娃,是大家的娃时,我们会在心里面默念陈老师是属于他深爱的黄土高原的子孙,也属于所有读者的精神导师。听说他的家人没有向政府单位提任何要求,一定是陈老师有遗嘱,陈老师的人生本身也是一部精彩的著作。陈忠实老师千古!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撰文写道,面对着陈忠实的离去,作为同辈人,作为几十年的文友,到了这个年纪和这一时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黯然神伤,什么叫无声哭泣。

他是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在思念着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丰功伟绩,我就想到一句词: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

正如有哲人说过,在这个宇宙里,生命是不息的,当每一个人的一世进入其中,它就活在了整体,活在了无限,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份工作,一份情思里。当任何一个人的去世,如果说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失去,是我们的一部分失去,但那仅仅是带走了一部分病毒、疼痛和恐惧,生命依然不息。更何况陈忠实有他的《白鹿原》。他依然在世间。

为陈忠实送行的人群中从白鹿原而来的悼念群众,家住西安白鹿原的卞寿堂感慨,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反映了白鹿原上村民真实的生活,经由这部小说的推广,白鹿原已经成为了陕西的文化名片。他告诉记者,白鹿原民俗村仅“五一”当天游客就突破了15万人。“白鹿原是历史名原,它沉睡了一千多年,是陈老的作品再次唤醒这片土地,白鹿原这块土地在小说艺术魅力的影响下,如今正在大踏步地发展。”他说道。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成长 王润 杨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