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小女孩已长大 波特曼成北影节忙人

2016-04-18 09:44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波特曼成北影节忙人

继4月16日出席第六届北京电影节开幕式之后,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得主娜塔莉·波特曼17日又亮相“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成了电影节上的大忙人。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波特曼与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导演许诚毅等人共同出席。活动中,波特曼谈到首次转型做导演执导的影片《爱与黑暗的故事》。她说,转型做导演后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习如何准确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波特曼在谈到合拍片时还提到,电影想要有普适性,先要有独特性。

波特曼 当导演也犯难

17日,论坛主持人黄建新刚刚报出娜塔莉·波特曼的名字,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波特曼身穿白底碎花连衣裙,化着淡妆露面,已经成功转型导演的她,比从前看上去更为干练。

花十年时间钻研原著

波特曼用十年时间准备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作家奥兹所写的《爱与黑暗的故事》这本书,十年前我读到了这本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十年来,我每一次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最开始迷恋作者的语言,继而我开始关注书中所写的移民的问题,而后我做了母亲,又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写的母亲的角色,理解了她对孩子的爱以及期待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十年来,我越来越想把这本书拍摄成电影。”

波特曼还说,她自己的成长背景也让她很容易接近这本书:“我生在耶路撒冷,我是以色列的移民。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想散居在海外的人,他们会想象回家的感觉,等到了家门口,可能会有一点失望。但他们在失望时,会想起自己奋斗的目的。我想世界上大多数的移民都有类似的心态吧。”

已学会导演表达方法

波特曼是哈佛大学高材生,但转型做导演,她仍然感觉到了困难:“作为女性,我会很感性地表达渴望,我很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可是作为导演,我得把这些诉求讲得非常准确具体。刚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想要的东西,但慢慢地我抛开了压力。随着拍摄经验的丰富,我的表达越来越清楚.了。这就是我做导演的体会:在做电影导演的过程中,一切都要导演自己来掌控。”

大咖谈合拍片

17日,论坛主持人黄建新也请娜塔莉·波特曼、许诚毅和托纳多雷、于冬畅谈他们对中外合拍片的看法。

波特曼: 电影先要有独特性

在谈到合拍片时,波特曼说:“我不是合拍片方面的专家。我觉得在拍电影时,导演必须要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景,比如《黑天鹅》是我个人表演历程中最成功的影片。很多人在初次听说《黑天鹅》的故事时,都对这个故事的类型感到陌生,他们会问,你演的是恐怖片还是悬疑片,你的目标群体是什么人?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这部电影,但《黑天鹅》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人总会有新的创意,电影要想有普适性,先要有独特性。”

许诚毅: 应该先拍好国产片

曾制作过《怪物史莱克》和《捉妖记》的许诚毅认为,在合拍片迅猛发展的当下,先把中国国产电影拍好才是重中之重。“我们没必要把所有电影都搞成合拍片。我们应该先把中国自己的电影拍好。我们的电影要是连中国观众都不看,就很难去说服全世界的观众。好莱坞的电影一开始也不是拍给全世界观众看的,但他们电影拍得好了,世界各地的观众自然就会来关注好莱坞。中国电影也会经历这样的时代。”

中国电影先要说服自己人

托纳多雷: 让电影思想更丰富

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结合自己拍摄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经验谈到,合拍片的关键在于沟通,要让说不同语言的人了解彼此的观点。“我们应该有开放的胸怀和眼界来看待合拍电影。我们要努力把我们的观点讲给别的国家的人听,让电影在文化上和思想上更加丰富。”

托纳多雷说,他执导《海上钢琴师》时,粗通英文和法文,但他和演员交流时还得借助翻译来完成。剧组里的法国演员听出他法语不够地道,天天纠正他的法语发音。“你们看,我们虽然语言上有一定障碍,但我们合作拍电影却没有任何障碍,电影这种语言是人人都懂的。”

于冬: 中国投资将是主导

昨天,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发表演讲。他指出,全世界的青年电影导演都会跑到中国的电影市场上来。为什么?于冬说,现在中国的电影投资者中很多是创新型的团队,而好莱坞大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把控,越来越不敢冒险。

中国现在是资本溢出市场,近两年的好莱坞片子很多都被中国的公司“买”下来了。未来的合拍片一定是中国投资主导下的合拍片,中国的全年电影票房将达到1500亿到2000亿元人民币。于冬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比美国电影市场更有活力。信报记者 王菲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