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巨星、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在开幕当日以导演身份出席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毯,昨日(4月17日)下午,她又携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亮相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现场。这是本届北京展映最受瞩目的一场放映活动,开票当日,仅十秒钟票券便已悉数售罄。
娜塔莉·波特曼凭借多部优秀电影作品中的精湛表演积累起超高人气。她13岁时因担纲出演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而一鸣惊人,此后相继出演《V字仇杀队》、“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系列等多部知名佳作,均有不俗表现。2011年,波特曼凭借《黑天鹅》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项。电影之外,她还频繁参演舞台演出。
这一次,新作《爱与黑暗的故事》则为这位多才多艺的女星又添导演头衔。昨日在出席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时,娜塔莉·波特曼说,从演员转型为导演并不容易——作为演员,她已习惯于明确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每天会说好几次“我想做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导演,“我发现,我不能说我想要这个那个,而必须要说得非常具体才行。”不过,娜塔莉·波特曼坦言,随着经验不断丰富,她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清楚,这让她觉得非常有意思。
《爱与黑暗的故事》改编自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同名获奖回忆录。出生于耶路撒冷的波特曼自编自导这一故土往事,并与阿米尔·泰斯拉、吉拉德·卡哈纳共同担纲主演。影片以二战之后饱受战争蹂躏的耶路撒冷为背景,从一个小男孩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破碎家庭的悲剧故事,以及以色列诞生之时世界的动荡与变化。
去年曾亮相于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的《爱与黑暗的故事》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上映,此次参加北京展映是该片在亚洲的首次放映。
昨日在出席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时,波特曼介绍,她用十年的时间筹备拍摄了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原著小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以及我的家庭。”她介绍,自己出生于耶路撒冷,她的家庭在上世纪30年代从以色列移民到美国。每次读这部小说,她发现自己都会产生不同的兴趣点,“开始是觉得它的语言很美丽,后来对它讲述的移民问题产生了兴趣,再后面开始慢慢理解到了一个母亲的角色,她对于自己孩子的爱……后来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越来越多,一定要把它做成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