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写作当成可口可乐来卖

2016-03-29 08:0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畅销书作家江南、张嘉佳等人扎堆儿开公司,专门开发IP产品

IP,就是指能被改编的知识产权内容。当IP成为市场的热词后,作家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开起了IP公司,近来,畅销书作家江南、张嘉佳等人新开了公司,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从目前来看,这些作家的大动作,并不会引发一窝蜂地追随。在很多作家看来,这个风跟不得,安心写作才是作家该有的本分。

34
张嘉佳以“心灵鸡汤”文艺作品闻名。

作家开公司才能不廉价

作家新开的公司,看起来阵势很大。江南新开的北京灵龙发展有限文化公司是一家作家公司,致力于畅销作品的创作、剧本改编、影视研发和游戏授权,为年轻的受众群体提供健康向上、有启发的文字和影像作品。据说其一部热门作品就获投资近亿元,让爬格子的人惊叹不已。而江南更是对外宣布,为了改变中国文学廉价的局面,想用职业的文学代理制度解决他们的问题,以1%接近免费的价格,做签约作家的代理人,并会帮助作家建立团队,提供透明化的服务。

作家开IP公司,有的是和影视公司合作,作家只对出品内容进行把关。有的更彻底,需全盘把握公司发展方向。悬疑作家周浩晖和万合天宜影视公司进行了合作,他擅长悬疑小说创作,通过双方合作,对方不用再去市场高价收购IP,自己生产出的小说可共同开发,实现双赢。“对作家来说,从产业链最低端到了产业链的前端,实现了彻底转型。”

擅写政商题材的作家何常在最近也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公司远景规划等都由他一手制定,绝不是什么甩手掌柜。“开IP公司,应该说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何常在说,在IP大潮下,是IP提供公司和购买公司的大火,却无人提及IP的生产者作家,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他经过冷静思考后,产生了要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的想法。

对于作家们来说,走出这一步还有无奈的成分。何常在写过30本畅销书,也从事过电影和电视剧剧本的创作,他抱怨有太多不懂内容的人指手画脚,要求按照他们的意思修改剧本,但他们又不清楚面向市场的作品,“不懂内容的人却有话语权,导致一个剧本变成了大杂烩,一个原本有可能大火的IP由此被毁掉。”何常在说,自己做公司,希望改变如此不堪的局面。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