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文艺深入骨髓的书店”还是关了(2)

2016-03-01 08:21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個書吧”昨晚告别

调查

百所高校中三成不再有实体书店

在“一個書吧”营业最后一天,不少顾客和北青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第一次看到斑马书店关停时很惊讶,觉得这么多人常去的地方会经营不下去了。其实学校附近的书店关停不是第一家了,最早在中蓝门口有一家大书店,也是可以看书自习上网,后来关了以后我们就转移到了斑马,斑马关了又开了现在这家‘一個書吧’,现在‘一個書吧’也关了。觉得挺失落的。”

“我们喜欢享受的大多都是‘非消费品’,真正买书买物件都是偶尔为之,所以这些书店才都难以为继吧。然后转念一想,大学旁边的书店都这样,其他地方的书店都怎么开下去呢?”另一位顾客说。

然而大学周围的独立书店经营关停确实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如果统计大学周边独立书店的经营状况,大数据依然令人吃惊。本报记者在去年9月获悉,教育部发文决定对各地的高校校园书店数量、规模、书店性质、经营状况开展摸底调查。在很多人看来,这或是“倒闭潮”中挣扎度日的校园书店“一棵救命的稻草”,又或成为唱衰多年的实体民营书店的新注脚。

但据了走访,记者发现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消失的,既有规模显赫、名声在外的,如“第三极书店”、“风入松”,也有北大畅春园附近小平房内暗藏的六七家人文小书店。还有书迷还告诉北青报记者,甚至连北大周末书市也“因校园用地紧张”于2014年春天戛然而止。“连买教辅的书店经营也不如前。”有读者补充说。

去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诸多大学周围书店关停的理由,自不可能都如“一個書吧”一样带着某种盎然,在这个春天,高校的书店人文情怀何以生长,这个问题横亘在这个万物复苏的集结,等待有人解答。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刘旭 张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