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天平”听相声

2016-02-26 08:54 天津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带着“天平”听相声

1945年夏秋之交,下午四点来钟,北京天桥儿相声场子板凳上坐满了人,周围站着的听众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场子里正说着呢,捧哏的是王长友,逗哏的是白全福。张寿臣、刘德志、于世德爷儿几个在那儿候场。

白全福那时已崭露头角,光彩照人。他凭借说学逗唱的坚实基础和滑稽多变的面部表情,逗得听众笑声不断。这段儿刚说完,就听场子外车铃叮咚,一辆崭新的包月车停了下来。车上的人下来一边打招呼一边往场子里走:“张寿臣,张寿臣——”张寿臣一看,这人四十多岁,身穿派力斯大褂儿,西服裤,皮鞋,戴一顶巴拿马草帽儿。认出来了,老观众。曾在剧场和堂会上见过面儿,彼此打过招呼。今儿个怎么追到地儿上来了?这人用右手横在自己的胸口前一比划:“我这儿堵得慌,这儿病了,你得给我治治病。”几句话说得张寿臣如坠五里雾中:“啊啊……您知道我就会说相声,哪儿会治病呀。”“会,会,我这病非找你治不可。”“您说怎么回事吧!”“朋友家办喜事,我刚应酬完回来。我在那儿听你们同行说了一段儿《掏沟》,这段儿他不会吧?”“哈哈,哪能呀!”“我听完后,”他一指自己的胸口,“这儿都叉住了,回家非病了不可。”“瞧您说的,不至于的。”“我听过你的《掏沟》,回头我烦你说这段儿,给我往下投投。”张寿臣、刘德志给他说完这段儿,他哈哈大笑,给完了钱,拱手作别。张寿臣往外送他时,笑着问他:“怎么样,您这病好了吧?”“好了,好了。我得谢谢你这大夫,你真是妙‘口’回春,我是大病若失啊!”这人笑着登车而去。张寿臣指着车的背影,扭头跟伙伴儿说:“这个听主儿真难伺候,带着‘天平’听相声。”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田立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