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管张学良的“大看守”刘乙光的真实面目(6)

2016-02-01 12:58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30年少帅身边的灰色影子

复杂 最困难的时候,刘乙光待张学良也有底线

大概古今中外软禁的人里面,这都是十分罕见的。刘乙光这个压力重重的看守任务,作得也极有特色,显示出他的能力。

一方面,他严格地按照要求剥夺张学良的自由,比如在苏仙岭期间,张学良到县城洗澡,被驻防的东北军军官认出,刘乙光立即毫不迟疑地安排转移;另一方面,他又在职权范围内尽量给张学良以方便。甚至,当张的情绪实在不稳时,会急报戴笠等设法解决(戴的做法是或者自己来看望,或者请东北故旧去拜访张学良,效果良好)。

换句话说,他既是在看守,也是在服务,有的时候,他所能容忍的限度甚至让人惊奇。

比如,刘乙光怕张学良闷出病来不好交差,会千方百计安排他出去走走甚至去逛街,倒是张学良很乏这样的心情。特务们还设法和张学良打麻将消磨时间,后来发现张很看重输赢,技术又不高,于是改下象棋。在苏仙岭时代,一次张学良上街理发,理发的是个小姑娘,很讨张学良喜欢。于是,以后他一烦闷特务便提议理发,把这女孩子请上山来给他理,也跟着玩牌,看他打球,而理发费便加几倍给出。张学良学唱京戏,叫特务给拉胡琴……

刘乙光的形象,依然矛盾得很。

《琅琊榜》中梅常苏说:“人都是矛盾的,不是非黑即白,一分为二。”正是这种矛盾,让我们于历史的夹缝中,感受到一丝属于人的味道。

对一个失势少帅照顾到如此程度,刘乙光当然不是圣人,甚至某种程度他好像还有点儿势利。至少,前期他善待张学良的初衷,是和戴笠的吩咐,以及宋美龄宋子文等的叮嘱有很大关系。少帅虽然失势,但他的这班朋友依然很讲义气,刘乙光一个也得罪不起。

这期间可见刘乙光对张学良至少表面上毕恭毕敬,倒是张学良因为虎落平阳,心情悲愤经常拿刘乙光出气,把该对蒋介石撒的气出在了刘乙光身上。

刘乙光也是人,所以到了1946年戴笠撞山身死,蒋介石因内战失利迁怒张学良愈深,他对张学良的态度,也有过一段转劣时光。虽然时人的回忆或受政治影响,但他这段时间对张学良的态度不甚好,是很多人都讲过的,当不是空穴来风。张学良亦曾斥责:“还叫什么副座,干脆当我犯人算了!”

难得的是,这时候的刘乙光,还有一条底线。也正是这条底线,让张学良后来回忆他的时候,总是染着一丝温情。

二二八事变之时,张学良等被困于台湾新竹温泉,刘乙光奉命必要时杀掉张学良。局势一日数惊。然此时在几乎绝粮的情况下,却有一个记录 – 保证张学良每天能够吃上米饭,宪兵特务吃红薯,而刘乙光的妻子和孩子因为没有吃的,“饿得骂娘”。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