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寻龙诀》遇上《星战7》

2016-01-14 14:49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当《寻龙诀》遇上《星战7》

《寻龙诀》上映三周票房已经达到16.4亿,超过《泰囧》成为华语片票房亚军。无论是从制作规模、特效水平还是市场认可角度来看,它都毫无疑问地成为国产大片的标杆作品。同期上映的《星球大战7》则是美国大片的标杆,不仅本土票房击败《阿凡达》成为影史冠军,在中国内地上映3日票房也迅速破4亿,吸金速度同样火爆。

当《寻龙诀》遇上《星战7》,不仅仅是两部电影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乎中外商业大片的较量。在狂欢的票房数字背后,国产商业电影离好莱坞到底还有多大差距?在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方面、故事表现层面,甚至在一些更深层的意识文化层面,我们真的能和好莱坞抗衡了么?在一场主题为“激辩中外商业大片”的论坛上,乌尔善、崔永元、周黎明、芦苇等电影人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回答。

第一天就去看了《星战7》的周黎明略感失望,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一部粉丝电影,对于没有“星战”情结的观众来说,并不值得推荐。而“星战”系列之所以在美国受到狂热追捧,在乌尔善看来,是因为故事中主人公卢克的成长,完全符合了西方经典神话中英雄成长的历程,而片中的人物关系又是美国最通俗的家庭肥皂剧模式,再加上美国特有的科幻文化,最终成就了“星战”这个创造独立世界观的伟大电影。

和“星战”鲜明的美国标签不同,《寻龙诀》则是典型的中国故事、东方文化。乌尔善自己给《寻龙诀》打出了65分,“《寻龙诀》做了一个类型的拓荒,当然仅仅只做到了一个类型的及格线。更重要的是,《寻龙诀》的所有故事元素,全部都来自中国人真实历史中的生活经验。这是我自己觉得可以加5分的事,讲中国人自己的冒险故事。”

以前,我们常说,国产电影特技和好莱坞相差很远。但这一次,《寻龙诀》的特效几乎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由美国、韩国、中国等“多国部队”联合组建的特效团队已经把技术问题基本解决。但工业化仅仅是技术么?乌尔善说,这是一种误区。在他两次赴好莱坞考察的经历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工业化环节不是特效,而是剧本的研发。“一个剧本往往经历了不少于20个编剧的团队去做,有的做初始概念,有的做大纲,还有剧本医生,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队配合。”

其次还有后产品开发。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泰坦尼克号》,它的后产品都是在编剧阶段就介入了。最成功的《变形金刚》,甚至是先有玩具,再拍电影。而国产电影在这方面一直较为被动,除了工业化链条还不够完善,版权保护也是一大问题。

作为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寻龙诀》和《英雄》一样在内地影史占有一席之地。“《英雄》在里程碑意义上是超过《寻龙诀》的,但是《英雄》不可复制,而《寻龙诀》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它的成功是可以第二部、第三部,一直拍下去的。”从这一点来看,《寻龙诀》倒是找到了一点“星战”系列成功的模式。

几位电影人都提到,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喜剧最热,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喜剧最具本土文化色彩,是对抗好莱坞的利器。但对于有着庞大市场的中国来说,仅仅有小打小闹的本土喜剧还远远不够,只有制作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才能真正在工业上追上好莱坞的脚步。

中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封神榜》等,都是拍摄奇幻大片的绝佳文本。乌尔善认为,如何把这些经典文本电影化,让它们成功融入到类型片里,讲好两个小时的故事,才是关键所在。正如“星战”系列是西方神话的科幻式解读,那么中国大片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躺在文化宝库里的“文物”挖掘出来,通过电影语言将其复活,使其成为新的流行文化。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