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之火”还需添“燃料”

2015-12-24 08:43 文汇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刘慈欣摘得世界级科幻奖项“雨果奖”引业内热议

今年,作家刘慈欣《三体》英文版勇夺雨果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誉,也将原本小众的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国际大众的视野。然而,在外界井喷式关注下,浸淫科幻界多年的作家学者,乃至包括刘慈欣本人,却在一片热闹中格外冷静。

“考虑到中国这样一个大舞台,知名科幻作家仍显得形单影只,发表平台也相当有限。”《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说,过去一年国内原创科幻长篇新书出版量仅几十部,正式发表的短篇也只在200篇左右,专业科幻杂志只有硕果仅存的《科幻世界》。刘慈欣也坦言国内科幻出版规模很小,“全中国能以科幻创作作为职业的科幻作家不超过3个。”有学者指出,在后《三体》时代,如果缺乏新生力量的梯队接力,形不成科幻产业,这把“科幻之火”无法烧得更加旺盛。

wh15122400900201
《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封面

科幻主流发展趋势难掩创作队伍薄弱

目前,《三体》的法、越、泰、土耳其语版本正在翻译中,德语版明年即将问世,加上英文版在欧美市场的大放异彩,《三体》让人们看到了中西方科幻交流由单向输入变成平等双向的可能。今年国内出版界也有几件标志性事件:第7期《人民文学》杂志将“科幻小说辑”放在目录置顶位置,刘宇昆《人在旅途》、陈楸帆《巴鳞》、宝树《坠入黑暗》3篇科幻小说,加上宋明炜的评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集结刊发;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选编出版年度科幻盘点《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一书,其中不乏80后年轻一代的科幻创作探索;广西师大出版社与科技文化杂志“离线”合作推出《离线·科幻》专题,聚焦9位华人科幻作家,打造“中国科幻问卷”。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既意味着华语科幻写作新生力量的集体亮相,也是国内主流文学圈对科幻文学的肯定。

可以说,中国科幻历经数次起伏,如今不仅进入大众流行文化圈,也更多扎进纯文学和学院研究的视野。姚海军指出,这一曾经边缘化的文学类型摆脱了《科幻世界》前总编谭楷笔下备受冷落的“灰姑娘”身份,也不再是科幻新锐飞氘所定义的主流文学未来路上的“寂寞伏兵”。

但查阅这些出版物后不难发现,科幻作者群的重合率相当高,陈楸帆、宝树、飞氘、张冉、夏笳是眼下突出的新生代代表,资深作家总绕不过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吴岩等人。“这跟国外科幻出版一比,相形见绌。后备力量的储备仍不够理想。科幻的现实图景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让人喜忧参半。我觉得还是要一步一步积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姚海军直言,中国的科幻文学长期以来都很薄弱,很难凭着一部作品获得一个国际大奖就能发生根本改变。

除了创作人才队伍有待扩充,有分量的原创科幻长篇也是凤毛麟角。“我们短时间内完成了西方科幻百年史中各种流派思潮的实验,而自身却因此难以在某一时段内形成一系列的创作主潮。”有学者指出,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硬、软科幻之分,美国硬科幻还细分出数字朋克、太空歌剧、反乌托邦等不同流派,每个类别里都有出挑的代表作,但中国科幻经过近20余年发展,在某一方向上都没有主要的潮流,反映到年轻一代中,就是缺少引领潮流的旗手和重磅力作。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