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芬兰演职人员密切合作给孩子们送快乐

2015-12-23 14:22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芬兰演职人员密切合作给孩子们送快乐

 《国王在姆咪谷》即将上演    

“辉煌中国·北京晚报2016新年文化月”邀请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出品、芬兰ACE演艺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儿童剧《国王在姆咪谷》已临近首演,中国儿童剧院的演出创作团队正在与芬兰导演一同进行着紧张的排练。作为中芬建交65周年以及“姆咪”形象诞生70周年的大戏,该剧集合了中国儿艺的超豪华阵容,中国儿艺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冯俐亲担中方文学统筹,力图让中国小观众们能够通过这部剧,了解和喜欢姆咪谷的可爱又古怪的精灵们,并从中感受到快乐的真谛。该剧将于12月30日起在中国儿童剧场连演23场。

中国儿艺黄金阵容给演出加磅

《国王在姆咪谷》是中芬团队一次开创性的合作。来自赫尔辛基国家剧院的芬兰导演马库斯·格鲁特以及舞美服装设计卡尔梅拉·瓦格远赴中国,全程参与剧目的制作。而中国儿艺也是派出豪华阵容,中方导演张颜有着多年的儿童剧指导经验;曾在《绝对小孩》、《伊索寓言》等剧中有出色表现的廖伟、吴旭以及李屹、张薇薇、常进、杨斯、周佳云子、胡敬波、李佳等中国儿艺优秀演员都将参演。

芬兰导演格鲁特在接受采访时非常兴奋。他表示,多年来他与许多欧美国家的剧团合作过,本以为中西文化差异大,没想到,排练一周下来,他与演员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更令他惊讶的是,儿艺的演员才艺丰富,唱歌、跳舞都是专业水准,而演员的敬业精神也让导演钦佩。他说:“相比之下,芬兰的演员要懒很多。在中国,我跟演员说你可以回家了,过一个小时回来,发现他们还在练,问我说能不能再练练这个歌;在芬兰如果我说你可以回家了,话还没说完人就不见了。”

中方导演张颜也十分为儿艺的团队感到骄傲,她介绍说,由于演员们技术过硬,中国版增加了许多舞蹈动作,歌唱上也增加了分声部合唱、重唱等更加专业化的编排。整个剧都是现场乐队伴奏,乐手们会穿着戏服,在舞台上,其中一个乐手还会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和整个故事情景融为一体。

芬兰导演:孩子们最能识破舞台上的伪装

在表演上,格鲁特有着他独特的理念。他说:“不管是成人剧还是儿童剧,我都希望找到那个舞台表演的最小值。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比如我来到这,语言要靠翻译,而我们竟然可以一起合作一部戏。很多人觉得给孩子看的戏得夸张一点,但我觉得孩子其实比大人更能看透伪装。其实我们应该信任小观众,当你过度表演,也就说明你低估了他们的接受能力。表演不是不可以夸大,但如果你塞给观众许多,只是为了证明你的优秀,那是很虚伪的事情。”

对于芬兰导演的“生活化表演”理念,中方导演张颜说:“这是新的尝试,能够打破原来的工作惯性对我们来说是学习,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新的审美观的引导,不失为一件好事。孩子不是小傻帽,现实生活本来就是细腻复杂的,那么舞台上的表达就不应该只是摇摇摆摆,发个糖这么简易。”

张颜介绍说,为了让演员在表演上能更细腻的传达情绪,他们是不戴头套的,观众可以看到演员的脸,这样可以让表情、演唱以及舞蹈都更加到位,观众不会只是看到一个笨重的人偶在台上扭来扭去。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是根据角色个性来的,在细节上做文章。比如小咪咪大胆直率,演员在合唱时都会特意的“不合群”,唱出自己的调调,而姆咪妈妈是家庭的核心,唱歌的时候即使随着节奏摆动,也一定脚踏实地。

中芬导演合作无间力求“原汁原味”

中芬两位导演谈到彼此间的合作,都大呼痛快,惊讶于彼此在导演理念上的高度一致。对于中国版的改编,二位导演都不约而同的说出“原汁原味”四个字。格鲁特导演说,从前芬兰的很多版本都被导演加入了太多个人批判的东西,总想把一个童心满满的故事弄成寓意深刻的成人童话,他希望自己指导的这个版本能还原漫画作者的幽默和简洁,诚实的讲述一种生活状态。

张颜也十分赞同格鲁特的想法,谈到适应中国观众所做的改编,她说并没有刻意的做汉化或者表达上的修改,仅仅删减了不必要的台词,从原版150分钟,缩减到80分钟,取消了幕间休息,整个戏一气呵成,让孩子们能够全心沉浸到姆咪的世界中。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