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4次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一台以“残健共融”为主题的原创系列话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部《危机公关》在八一剧场上演。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推出的该剧,邀请来自国家话剧院和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的导演、编剧和演员作为主创班底。本剧塑造了戴望远等三位残疾人的形象,虽然他们失去了光明,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救赎外表健康但善良缺失的健全人。该剧对三位残疾人以及家庭的塑造刻画,展示了当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危机公关》在八一剧场上演。
关键词 关于话剧
一部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百姓心声的话剧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话剧《危机公关》是一部贴近时代、真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当代人精神演化状态的力作。话剧通过两个生活境况有着巨大差异的家庭构建起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直指当下社会热点,涉及善恶观念、诚信良知、行为底线、灵魂救赎等精神领域话题。
《危机公关》主要讲述了进口葡萄酒经销商许达年是一位娶了娇妻、儿女双全、身家几十亿的商业成功人士。二十多年前曾在西部贫穷地区贩卖散装白酒,在涉及一桩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致盲三位年轻人的案子时,他侥幸脱案。出于救赎意愿,致富后他尽力为残疾人作出若干善举,但疚悔和恐惧一直在咬噬他的灵魂。本以为那桩糟心的往事终究会随岁月烟消云散,但他万万没想到,就读研究生的儿子热恋的女同学,竟然就是当年喝假酒致盲的戴望远的女儿。于是,命运之手又让他回到当年卖酒的西部小城,良知拷问的煎熬和觊觎他财富的阴谋紧紧纠缠住了他……
该话剧总监制、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吕争鸣介绍,话剧《危机公关》是继2014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创系列话剧第一部《借光》之后的又一精品,将“残健共融”的理念完美地融入到精彩的剧情当中。残疾人并不是社会中孤立的群体,他们就在你我的身边。这部剧既有残疾人的内容,又面向全社会,完美地诠释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理念。同时,这部剧也作为国际残疾人日的重要礼物,送给首都的残疾人朋友,送给全社会。
吕争鸣表示,今年市残联与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危机公关》这台话剧,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为了弥补残疾人文艺形式在戏剧方面的短板,全面打造和积累残疾人题材文艺精品。制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系列原创话剧填补了首都残疾人文化戏剧类节目偏少、偏弱的空白。二是通过之前的多部残疾人戏剧获奖的经历感到,丰富和发展戏剧类文艺作品是首都残疾人文化事业新的创新点和原动力。三是为了更充分地营造残健融合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关于创作团队
一流团队打造艺术精品
据悉,该部话剧编剧为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周振天,导演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韩杰。舞美、灯光、音响、服化等设计师均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们,主要角色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和中戏毕业的中青年演员担任。
国家一级编剧周振天告诉记者,《危机公关》凝聚了他十几年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剧本创作一气呵成。剧中主要人物残疾人戴望远,是他的精心之作,“残疾人角色的设计不能突兀,同时又要巧妙地体现人物性格的闪光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这部戏就是呼唤人们的良知和正义。”
周振天表示,话剧《危机公关》有几个关键词:当代、残疾人、危机、救赎、正义。其中,当代是指剧作家通过构建具体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构建起来强大的思辨性逻辑,直指当下社会,引发观众席里的联想,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深刻的主题——罪恶一旦为之,都会彻底夺取内心的安宁,惩罚迟早要来敲门——任何功利主义的“公关”都不能给罪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危机到底是什么?在话剧《危机公关》中,危机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为了逃脱那次假酒伤人事件而引发的法律危机、声誉危机,更是家庭危机、伦理危机、良知危机……在故事层面,《危机公关》以两个家庭为主要结构,避免了一般化和类型化,回避了宏大叙述带来的声嘶力竭,通过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来揭示该剧本深刻的主题。所以“危机”究竟是什么、怎么处理危机,以及背后丰富的社会内涵,将极大地激发《危机公关》演出的现实意义。
救赎:话剧《危机公关》中的商人角色许达年,内心尚存的一丝良知令他在数年里度日如年,才造就了剧作中人物之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救赎不仅在剧作中,而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正义:戴望远虽然看不见,却是整个话剧的灵魂人物,他乐观、积极、正义的形象引领了剧作的全部精神指向,也带领着观众为正义和良知致敬。
记者了解到,导演韩杰是位年轻的青年导演,对于指导话剧《危机公关》他感触颇多。他说,如何在短时间内排练出精彩而干练的作品,压力自然不小,但累并快乐着。话剧《危机公关》力求在演员、舞美、音乐、灯光等各个方面做到完美地组合,带给观众一次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艺术总监刘国超也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创系列剧的总导演,他说之所以推出第二部话剧《危机公关》,是因为2013年他为北京市残联创作参加第八届全国艺术汇演比赛节目,由此结缘进而进入到这个行业和群体之中,“残健共融”这个理念从此慢慢地扎根到整个创作团队心中。小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获得戏剧小品类第一名之后,也开始了他与北京市残联的约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创系列话剧的创作,于是推出了2014年第一部剧《借光》。时隔一年,他的团队再次推出第二部《危机公关》。
在话剧中,饰演残疾人戴望远的男主角郭丰周是来自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青年演员,他为了适应这个角色,接触了很多盲人朋友,并在生活中尽可能蒙住双眼,去体会和捕捉盲人的状态和内心世界。他还表示,因为这部话剧走近了残疾人,今后也会加入到扶残助残的队伍中去,为残疾人朋友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