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将收官 不仅一场嘉年华(2)

2015-11-28 09:49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文化消费季,远不止一场嘉年华

汇聚资源搭建惠企平台

在文化产业从业者看来,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连续举办无疑为文化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

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董事长解建军认为,以设计领域为例,如今国内其实并不缺乏好的创意,更不缺乏好的设计,但现阶段急需的是一个平台,能够使优质的创意成功落地,推动文创产品实现交易,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产业价值。

在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中,除电影季、演出季等专项活动外,还开展了2015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2015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品交易展览会等特色展销活动,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让各个企业能在这些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寻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并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交谈,从而能更深层次地认识自身,了解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特色展销活动中,不乏海外知名企业,这也推动国内的文化企业进一步走出国门,对接国际。

跨界融合拓展产业价值

文化产业所拥有的市场价值不仅被业内所认同,也被其他行业以及政府所看好,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去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今年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北京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多种活动,如2015中国电子商务博览会、2015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15第三届北京文化数码产业博览会等,让文化产业与电子商务、旅游、科技等产业密切接触,既能网罗核心技术,也能吸纳更多资金,让文化产业借助产业融合扩展市场价值,其他相关产业在同步实现升级、优化。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处于产业链高端,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融合渗透性,能深度融入相关产业的研发、制造、流通等诸多环节,并衍生出高精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对于提升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青亦表示。

消费季是一张

亮丽的北京文化名片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晓明表示,文化消费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首都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促进和扩大文化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进一步加强文化消费供给,丰富文化消费业态,成为北京一张新的亮丽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卢扬 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