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1月3日讯(记者 纪敬)11月3日下午,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11月3日下午,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宣布正式启动让剧场、院团、百姓三方受益的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项目。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现状 剧场利用率不均衡
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的公益性演出平台,即由政府出资购买剧场资源,以零场租或低场租的方式提供给文艺院团,推动更多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入剧场演出,并通过整体宣传营销和实行惠民票价的运营模式,降低演出成本和票价,成为一项让更多百姓走进剧院、共享文化成果的惠民工程。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介绍,2014年北京演出市场票房收入为14.96亿元,演出总场次为24595场,演出总观众数为1012.7万人次,同时面临着剧场分布及利用率不均衡等问题。目前,北京市注册的营业性演出剧场有105家,但全年演出场次超200场的只有30余家,大多数剧场全年演出场次不足100场,这种状况又引起艺术院团租用剧场成本过高、演出票价过高。
剧场 中国评剧大剧院定位南城的惠民剧场
首期“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时间为2015年11月3日到2016年12月31日。其中,2015年11月到2016年春节前为项目试运营时间,计划推出50场演出。
剧院运营服务平台试运营期间,考虑到地域、人口分布、剧场利用率等特点,选择了中国评剧大剧院、北京剧院、天桥艺术中心、劲松剧院、北京青年剧场剧、人大如论讲堂、大兴剧院等剧场作为平台运营的试运营演出场所。
其中,中国评剧大剧院定位为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和北京南城的惠民剧场。在2015年启动的“市属五大戏曲院团联袂演出”过程中,评剧大剧院在每周六下午演出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的优秀剧目,拥有一大部分固定“粉丝”。
票价 过半数低于100元
平台试运营期间,为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提高售票率,将实施统筹运营、整体宣传的营销模式,通过专业的运营团队,拓展和开发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售票渠道,结合剧目的上演时间和剧目特点,不定期举办公益观剧、优惠促销、抢票、联票套票等促销手段,进行捆绑式销售,提供菜单式的整合营销方式。
由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扶持的剧目,要求在票价上符合文化惠民的低票价政策,100元及以下票价将超过可售票数的50%。
剧目 征集公告已经出台
目前,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已开始公开征集优秀剧目。艺术种类的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音乐会以及民族歌剧、民族舞剧等。2015年“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在试运营期间,拟安排的戏曲演出占平台总场次的50%,话剧、儿童剧占30%,音乐会以及民族歌剧、民族舞剧等占为20%。首期项目的征集公告已经出台,各艺术院团可登陆北京文化热线网站进行查询和申请。
据悉,2016年春节后到2016年12月31日,拟推出200场演出。在全部演出场次中,还将拿出20%的比例提供给京津冀及全国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