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第一》《弥疑第二》《寻常第三》《所忧第四》《东海第五》《音辞第六》《不可第七》,这是窦唯新专辑《天真君公》的七首作品名字,很晕!更晕的是,他在专辑中从头至尾的大量念白,他很多年没在专辑中说这么多了,可到底说了什么,窦唯说:啥都没说,别瞎猜。
初听第一
《天真君公》的初听印象是好听、舒服,这是大多数好音乐的听觉标准,并不容易做到。
拿到专辑后我听了几遍,在以下这些场合,印象不尽相同:
看书时:舒服,悠扬,心静,动听。
喝茶时:舒服,谜一样的听不懂的念白,不管怎么仔细听还是听不懂。
吸地时:吸尘器的噪音中,有两个人在聊天,其中一个特别絮叨,嗓音低沉,一直在说啊说,屋里坐着个话痨。
开车时:舒服,悠扬,心静,动听,容易走神,影响驾驶技术。
耳机听:织体简洁,随心所欲,欲说还休。
PS:最适合看书、开车时候听,在高速上开车听有一定危险性。
音律第二
窦唯这些年出版了很多电子+民乐的专辑,《天真君公》削弱了民乐,增加了贯穿始终的念白,或者叫吟唱、诵读,人声完美植入器乐,契合的巧妙、精致是这张专辑的特点。
回顾窦唯的音乐之路,可以总结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早期当然是摇滚,金属色彩,乐句的流畅,加上叛逆和愤怒的歌词,构成主基调。然后他开始涉足电子乐,并十分痴迷,放弃了吉他、贝司、鼓这些标配。年近30岁,他的歌词开始变得晦涩,偏向古语化风格。
后来他又决然地摒弃人声,甚至讨厌人声,进入“语言无意义”的虚无状态,以电子的丰富色彩和即兴演奏为乐,深受道教、佛教音乐影响。之后,窦唯开始对纯中文音韵产生兴趣,在专辑中去捕捉汉字本身的韵律,甚至把汉字无意义地组合在一起。
经过了这些阶段,这次窦唯的《天真君公》把以上的这些综合起来,以电子节奏支撑,合成器和埙用来铺底,人声和采样经过白噪声、失真等等处理,更重要的是他加重的念白部分,更极端地依赖汉字音韵所传达的意境,人声变成一件乐器,并有着五六种以上的音色,而且含义比《殃金咒》里的失真人声更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