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
惩邪恶 现代都市需要新英雄
在《超人》里,超人作为孤儿被一对农场主夫妇收养,超人拥有双重身份,一面是懦弱善良的普通人,一面是无敌的超人,还被反派逼迫选择救女友还是救无辜民众。在《蜘蛛侠》里,情节非常类似,蜘蛛侠作为孤儿被叔叔、婶婶收养,蜘蛛侠拥有超能力后,反派绿魔要求他选择救一校车的无辜儿童,还是救自己的女友。《蝙蝠侠》的人物背景也是如此,蝙蝠侠也是孤儿,一面是普通人,一面在夜里打击犯罪势力,拥有双重身份。
“无论是超人、蝙蝠侠还是蜘蛛侠,都处于双重身份的分裂状态,到底是做一个普通人,还是做一个超级英雄?有着选择的痛苦和纠结。”刘康举例,跟蝙蝠侠、蜘蛛侠相比,《刀锋战士》系列、《X战警》系列和《地狱男爵》系列中的超级英雄,没有双重身份作为掩饰,但作为拥有超能力的变种人,同时被邪恶阵营和普通大众所排斥,内心同样显得很纠结。
在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电影中,人物性格做了很大革新。《钢铁侠》中的钢铁侠仍然延续了孤儿身世,出身也是富二代,但跟蝙蝠侠不同,他会大方承认自己是钢铁侠,不再有双重身份的分裂状态。刘康认为,漫威系列不强调双重身份,美国队长、雷神也不隐瞒自己的英雄身份,超级英雄变得不再悲情,而是处处幽默,彼此之间也爱开玩笑。像《复仇者联盟2》中,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就爱相互调侃。这跟迪士尼的风格有关,影片主打欢快基调。
漫威系列超级英雄的诞生,还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片中钢铁侠是一个天才发明家,拥有庞大的军工企业,爱出风头爱开派对,典型的花花公子做派。而美国队长原本是一个瘦弱的高中生,后来才变得很强壮。绿巨人则是一个老师,脾气很古怪,发怒时会变身为绿巨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些英雄跟美国各个阶段的年轻人很相似,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口味。”蒋勇说,这让电影拉近与今天观众的距离。
好莱坞之前并非依靠这些戴着面具的超级英雄来挣钱,歌舞片、西部片、史诗片,还有长盛不衰的动作片,都是片商们眼中的宠儿。在“电子骑士”看来,时移世易,来自漫画的超级英雄们,是美国牛仔精神走入都市、成了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偶像。“美国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依靠法律、群众,相信个人的力量能打败邪恶,展现道德正义感。”他说,现在人们不能像牛仔那样骑马闯天涯,都市需要新的英雄,承载新的梦想。超人、蝙蝠侠以及后来的超级英雄们满足了这一切。
在不少研究者看来,超级英雄电影的风行,还与“9·11”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乐正传媒咨询总监彭侃说,这起震惊全球的恐怖事件,再加上持续衰退的经济,令美国人深切感到不安,而超级英雄们施展超能力,拯救世界于危难之际的情节套路,显然非常契合人们渴求安全,寻找安慰的社会心理。于是乎,在电影里,观众能够看到超级英雄反抗邪恶:蝙蝠侠打击现代都市的腐败;复仇者联盟对抗来自外星怪物的威胁,消除现代科技滥用带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