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滋润百姓生活

2015-10-14 15:56 安徽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乡村文化滋润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

去农家书屋免费借阅图书,到村口看最新大片,在农民文化乐园广场上自编自演……随着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迅速推进,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文化盛宴“送下来”让群众得实惠

“农家书屋尤兴农,文化下乡惠民生。屋内藏书知识广,种养加工四季兴。 ”这是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姜楼村“农民诗人”陈键为本村农家书屋所作的一首颂诗。这个2006年即建立起来的农家书屋如今已藏书2.3万余册,成为当地农民获取种植、养殖等农业知识的宝库。 2009年,农家书屋列入省民生工程,2012年全省提前3年实现“村村有、全覆盖”目标。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让六安市舒城县龙河镇廖冲村杜显余一家十分开心。 “以前只能收到五六个台节目,现在能收到52个台,一分钱没花就看上了清晰的电视! ”今年8月,我省提前完成“十二五”期间39712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目前80%的建设工程已通过了省级验收。

自2009年起,我省每年都圆满完成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任务;去年启动的“送戏进万村”活动,为全省15539个行政村每村送上一场高质量的正规演出……近年来,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渐从无到有、从村到户,来到每一个农民身边。如今的江淮大地,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滋润。

文化资源“转起来”让群众享便利

“图书借阅,一馆办证、通借通还”“县级总馆、乡镇分馆基本藏书参与流动借阅”……两年前,芜湖市繁昌县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繁昌县图书馆10万余册藏书,从此“活”在了田间地头。今年,我省将在62个县(市)全面开展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有效运转,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目前,全省农家书屋统一实施了图书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员工作、书屋开放等四项基本管理制度;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建立了全省监管平台,有效监督电影放映场次和质量;为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并设立了省级服务维修中心。

惠民善政的长期运转,既需要各级财政不遗余力“输血”,更需要基层主动提升能力“造血”。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农家书屋,拓展了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电费代缴等经营性服务,农家书屋升级成了“便民屋”。安庆市利用农村公益电影片头15分钟时间播放贴片广告,把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补贴给放映公司,还能拿出部分资金补贴给放映员。

文化食粮“种下去”让群众唱“主角”

文化品味众口难调,如果给乡村送去的文化大餐不适合多数人的胃口,还是叫好不叫座。今年,我省要求各地综合考虑本地特点和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组织“送戏进万村”;去年举行的黄山书市上,农家书屋管理员被邀请到现场选购图书……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自己,让群众唱“主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此“长”在了农民的心坎上。

夜幕降临,滁州市来安县张山乡张山村的农民文化乐园又热闹起来,吃过晚饭的乡亲们跳起了自编自导的广场舞。依托农民文化乐园,来安县文艺工作者指导村民建起了舞蹈队、戏曲队、篮球队、龙灯队,曾经习惯观看演出的农民,如今成了参与演出的“主角”。

将文化良种“种”入广阔的乡村,乡村文化才能拥有长期繁荣的内生动力。自去年7月起,“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活动在江淮大地全面铺开,省、市、县和乡镇四级文化馆(站)与全省100个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村、1296个美好乡村建设点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示范服务、业务培训、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等形式,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增强农村文化自身的创造能力。

10月11日,在滁州市体育馆,数百名演员正在为农民歌会开幕式演出紧张排练。据了解,此次农歌会舞台背景大屏幕融入先进技术手法,画面紧紧围绕着乡愁记忆呈现。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