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你的冬至记忆里都有啥 (2)

2018-12-14 15:16 央视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冬至来临之际,众多小朋友聚集西安博物院体验包饺子的过程,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阿琳娜 摄

的确,对很多北方的孩子来说,吃饺子是冬至这天最深刻的记忆。但对于家在上海的90后吴复来说,冬至却有着不一样的吃食。

“对现在的上海人来说,对节气的关注似乎没有那么大,很少到举家团聚一起庆祝的地步。但冬至又略有不同,老话说‘冬至大如年’嘛。”在吴复的印象中,冬至到来就该吃点儿羊肉补补阳气,“准备过冬了”。

那时候,住在上海郊区买新鲜羊肉比较便利。每逢冬至前夕,三两家人(一般是亲戚)约好去养羊的农户那里买下整只羊,由农户宰杀后均分带回去。至于羊肉的做法,有的人家红烧,有的人家煲汤。吴复家则是由他的奶奶主勺,熬成厚厚的“羊膏”。

资料图:冬至重庆羊肉馆生意火爆。 周毅 摄

“说到羊膏的做法,一般用文武火熬煮带皮羊肉约二三个钟头,之后加葱、姜、黄酒和十来个红枣继续焖煮,到了红枣和羊肉都化了的时候就大功告成了。等晾凉后,舀出来就能吃。”吴复描述道。

不过,虽然羊膏味道挺鲜美,但由于对羊膻味的抵触,吴复一度不太能接受这种食物,“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每年吃了羊膏后一个冬天都觉得不怕冷,这也是它不可消抹的功劳吧。虽然现在奶奶身体不再像原来那么硬朗了,但为了我们,她每到这个时节还是会很有热情的准备羊膏”。

“其实,无论冬至是吃饺子、羊膏或者别的特色食物,或者还是堆雪人打雪仗,我们忘不掉的不光是这些吃和玩的记忆,更是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浓浓亲情。”吴复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