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登上钟鼓楼

2017-06-27 15: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24日,“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下活动在钟鼓楼举行。图为讲解员和参与者在钟楼脚下。千龙网摄影记者 许珠珠摄

千龙网北京6月26日讯 (记者 王焕)北京钟鼓楼在元、明、清时期,承担着计时和报时的重要作用,城里的百姓依照传来的钟鼓声判断时辰,决定劳作起居。在这里传出的北京时间,是这座都城几百年的历史明证。

6月24日,由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主办的“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带领20名粉丝一起登上钟鼓楼,感受“晨钟暮鼓”的往昔,这些粉丝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六十,最小的只有十岁。本次活动全程在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图文直播。

6月24日,“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下活动在钟鼓楼举行。图为从鼓楼俯瞰南侧市区。千龙网摄影记者 许珠珠摄

中轴线最北段的建筑

钟鼓楼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保存最为完好、体重最大的一组古代建筑。钟鼓楼特殊的历史地位被众多文学墨客赋予了更鲜活、更深远的含义,曾在朱家溍《什刹海梦忆录》、《北京的钟鼓楼》、金焘纯《演尽沧桑话鼓楼》、洪烛《北京钟鼓楼的前生今世》等文章中均被提及。而最广为人知的、曾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则是著名作家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

此次“寻访北京文学地图”活动就是希望粉丝能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钟鼓楼的历史变迁。钟鼓楼前后纵置,相距百米,本次的游览就从钟楼开始。钟楼高47.95米,始建于元代,之后两次被毁,清代再次重建,为了防止火灾,采用了砖石结构。游览钟鼓楼的前一天北京迎来入夏以来的最强降雨,天色尚未从阴雨中苏醒,站在钟楼的脚下,灰色的砖墙显得更加复古。

6月24日,“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下活动在钟鼓楼举行。图为钟楼石阶。千龙网摄影记者 许珠珠摄

从钟楼的侧面沿着狭长的走道,踏着石阶拾级而上,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古钟之王”。这口铜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重的铜钟。它的钟声悠远绵长,圆润洪亮,在过去北京城尚无高大建筑的时代,可以传播数十里远。站在钟楼上,俯瞰中轴线附近的建筑,一览无遗。

古代击鼓撞钟的规律以更次为准,每夜为五更,19点到21点为定更,21点到23点为二更,23点到凌晨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3点到5点为五更,也称亮更,就是天明之意。定更和亮更先击鼓后撞钟,二更到四更都是只击鼓不撞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晨钟暮鼓,老北京城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钟鼓声中度过了他们的时间。

6月24日,“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下活动在钟鼓楼举行。图为钟楼古钟。千龙网摄影记者 许珠珠摄

撞击过后的时间

走出钟楼,对面一百米就是鼓楼,这座46.7米的建筑与钟楼形成鲜明的对比,用余钊在《北京旧事》中的话说“鼓楼像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

鼓楼由台和楼两部分组成,台为砖石结构,楼为木结构,沿着台内的石阶进入楼内,就能看见不同型号的鼓。古代每到黄昏时分,钟楼撞钟18下,鼓楼击鼓18下,撞击108下,算报完一个时辰。

如今,鼓楼内的这几面鼓已经不再承担报时的作用,但是会在每个小时举行一次表演,重现昔日的景观。鼓楼内侧还陈列着许多计时物件,滴漏水量计时、辰香计时等都是古时常用的计时方法,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留存着古人的智慧。

“寻访北京文学地图”是由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发起的2017年重点线下活动,该活动旨在让北京市民通过探访北京文学地标,领略北京文学发展进程,感受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此前已经访问过鲁迅故居。

本次活动是“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的第二站,在探寻过晨钟暮鼓的秘密之后,粉丝们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老北京城的底蕴和魅力,不虚此行。

微信图片_20170627154351_副本

6月24日,“寻访北京文学地图”线下活动在钟鼓楼举行。图为网友合影。千龙网摄影记者 许珠珠摄

附:刘心武《钟鼓楼》节选

“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然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什么是时间?从严格的科学定义上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表现。时间是指对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表现的一种计量。这种计量,从人类社会初成文时,便以日月星辰的变化为依据,而渐趋细密精确。到了近代社会,世界各国都接受了‘格林威治平时’的规定——即以美国伦敦格林威治天之台,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的地方平太阳时,为‘世界时’,当然,让每一个人都弄懂什么叫‘真太阳时’‘平太阳时’,都弄懂世界时区的划分以及‘标准时’和‘地方时’的区别,那是很困难的事。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是均匀的,因而以它们为基础建立的计量时间系统——‘平太阳时’‘历书时’,也不是均匀的,所以,要确定何谓一秒,必须另找稳定的参数,于是近代的科学家们发现原子内部能级跃迁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为稳定,便据以为基准,建立了很均匀的计量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原子时’的一秒的长度,规定为铯原子跃迁率9.192,631,770周所经历的时间。这便是当前全世界公用的秒长。也既是人们计量时间所应用的基本单位。”

“人生也真有意思,没长大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一块儿玩,一块儿闹;越往大长,差别就越显,人跟人就竞争上了;可到老了的时候,瞧,就又能差不多了,又一块儿玩,一块儿聊……”

“远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神秘。近的东西,常让我们觉得平淡。但关键是能否有所发现。无论远近、高低、大小、上下,倘能有所发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带来快乐。”

“倘若连石缝中的小草也在顽强地伸展自己的身躯,那么,已经开过花的小树,难道就甘心在寒霜侵袭中凋敝吗?”

扫描二维码,网上游览钟鼓楼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