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京,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先后教出了周汝昌、叶嘉莹等学生,这些当年的学生都是后来不同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而教出这些大师的先生却少有人知,他就是诗词大家顾随。
顾随189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清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清代的秀才,他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十岁进入高小读书,十八岁报考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看过他的考卷后,认为他的古文功底深厚,不必再花费时间学习中文专业,便建议他改学西洋文学,这样才能中西贯通。于是,顾随就先在北洋大学预科学习英文,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顾随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便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起初在河北、山东各地中学教授英语及国文课,之后在位于天津的河北女师学院任教。此后回到北京,先后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任教。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顾随与周汝昌结下了师生之缘。顾随虽然只给周汝昌上过两次课,但却成为他一生最为敬重的恩师。
1941年,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教师学生都被遣散。周汝昌回到老家天津,自学课业。有一天突发奇想,便给顾随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一首诗,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顾随的回信。就这样,他们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书信往来。
二十年间,他们在信中不仅交流一些日常生活的近况,还会让彼此评价自己最新的作品。这种长期的信件沟通,与其说是学生向老师讨教,不如说是平等的学术交流。顾随曾经这样评价周汝昌:“于中文亦极有根柢,诗词散文皆好,是我最得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