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蹉跎岁月 时运不济,身负重伤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金璐一如既往地用力唱戏,但他却时运不济,一时有北京、天津成立剧团请他加盟,他都因故错过了。他再次南下,加入了上海京剧团,跟院长周信芳先生一起演戏,红遍了上海滩。而到了五十年代,他借调到西安,一连把京剧并不兴旺的西安唱得红火。在西安,他编演了连本的《七侠五义》,出演主人公白玉堂,这下使得全西安都为之轰动。还巡演走遍了西北的众多省份。而为期半年的借调时间早已过去,却仍不见回上海的动静,后来才知道,他的人事关系已经被调到了西安,他就成为西安的演员了。既来之,则安之,但谁知有更大的人生坎坷在等着他。
因上座火爆,西安在排《七侠五义》的第二本,有打破铜网阵的剧情。王金璐扮演的白玉堂要在高处跳下,同时后台的工作人员按动机关放出网子,接住王金璐。不巧那天是一位临时的师傅来负责,他按早了,王金璐在无法腾挪转身的情况下,生生地摔在了地上,还被一根翘起的木棍打肿了脸。而他还要去继续演下面的戏。
王金璐由此身负重伤,但身为主演的他不能回戏,派人顶替他演的话,他要求注明是别人代演,可剧团不干,这样会引起观众退票。但他听到散戏归来,观众们纷纷议论,这个“王金璐”也不怎么样。他十分伤心,只好再次带伤上阵。而这次,他听到的却是这个“王金璐”比上次的“王金璐”要强,这下更矛盾了。他越是努力,反而越在砸自己的牌子,这黑锅是背上了。更难办的是当地的医疗条件不行,他的腰伤越来越重,终于在带伤演出半年后爬不起来了。
1960年,王金璐带着伤痛之身离开西安回到北京,可他却上不上北京户口。西安方面不给调动工作,这下他无法保障生活,而是靠朋友的接济。更有大夫诊断说,王金璐伤到了脊柱,几乎是无法再演戏了,劝他改行教戏。
这是王金璐一生中走麦城的时候,身为演员不能登台,还是在一生中最为黄金的年龄。在五六十年代京剧尚可发展,没有被现代戏完全取代,而且武戏有了大发展,高盛麟、盖叫天、李少春、张云溪等大红大紫。以前听说过盖叫天断腿后,坚持练功重返舞台的故事,而王金璐伤到的是脊柱,他日后登台,绝对是人间奇迹了。
受伤期间,王金璐穿着钢背心逐渐恢复,经过多少年的治疗,刚刚见了好转,又迎来了1966年的“文革”。西安方面不发工资了,王金璐的生活彻底陷入困顿。后来只好靠夫人李默英去工艺品厂当画工来贴补家用。直至1978年,王金璐才逐步被起用,他前后脱离舞台长达十八年,此时已年近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