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光阴似骏马加鞭 日月似落花流水(2)

2017-01-05 08:54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光阴似骏马加鞭 日月似落花流水

偏要学武生 练功之苦,能戏之多

1920年,王金璐生于北平南城底层的一个贫民家庭。他自幼喜欢戏曲,没人教就自己能唱几句《打渔杀家》。家中有一个大姐,三个兄弟。王金璐自幼好动,有人提过送去学戏,但被母亲否了。在他8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父亲去闯关东谋生。生活更加陷入困境。王金璐有一门干亲,把他的大姐收为义女,也就顺着把其他兄妹三人收了。一次干亲家组织的聚会上,客人中有一位中华戏校的老师,看到王金璐很是唱戏的材料,就建议送到中华戏校投考,没想到一考即中。虽然唱戏很累很苦,但王金璐觉得,终于可以吃上口饱饭了。

中华戏校是新式的戏校,教学请的都是吴晓玲、徐凌霄、陈墨香、翁偶虹、焦菊隐、齐如山、张伯驹这样的学者和名士。不仅教戏,还教文化。王金璐并无旧时戏班的艺人习气,而是有一种新时期的学生气。但同样,戏校也继承了科班的传统,表面上说不能打,但实际上照打不误。王金璐相貌清秀俊朗,天生一副好嗓子,由此很受喜欢。但他比较好动,因此挨打较多。他学戏十分刻苦。刚开始他被归为老生行当,而他除了唱功花脸和旦角以外,几乎什么都会。但是,王金璐更喜欢唱武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就只好在台上捋叶子偷学,或在台下私自练功。临睡觉前把戏台上的刀拿到被窝里,夜里悄悄出去练。有几次,是别人无法上台,王金璐顶替上场,赢得满场喝彩。于是,他在戏校越来越受重视,并受到焦菊隐、金仲荪等校长的喜欢。在中华戏校的时候,以武旦见长的宋德珠的外号叫小千岁,而王金璐的外号叫干殿下。

王金璐对中华戏校的感情很深。有一段很多主力学生毕业,学校人才空缺,他毕业后不顾薪水不高,担任了一年助教,说是上台助戏,实际上是主演,好帮学校卖座。离开中华戏校后,老师丁永利帮王金璐管事。他深知王金璐不是梨园世家,行走江湖,颇不容易。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侯磊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