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鸡来自印度?
关于家鸡的起源,以前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我国的家鸡是由印度传来的。
循其根源,这种说法也是由达尔文首先提出的。达尔文1868年在一部名叫《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著作中写道:“印度鸡的被家养,是在《玛奴法典》完成的时候,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不过也有人认为只在公元前800年。”在这本书的另一个地方,达尔文又称根据《中国百科全书》写道:“鸡是西方的动物,是在公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的。”
达尔文这里的说法本身就有很多混乱之处。他所根据的《中国百科全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并没有在他的书中提出,只是说这部书是在1609年印出的,而在书里的另一个地方又说是在1596年出版的。
我国学者张仲葛先生进行了查核,发现《本草纲目》是在1596年出版的,而在1609年发表的比较著名的中国类书,只有《三才图会》。张仲葛查看过《本草纲目》,其中并无上述的记载。至于《三才图会》,在这部类书第13函第1卷第10页上,有下列一段关于鸡的说明:
“鸡有蜀鲁荆越诸种。越鸡小,蜀鸡大,鲁鸡又其大者,旧说日中有鸡。鸡西方之物,大明生于东,故鸡入之。”
张仲葛认为,这里所说的“西方”,显然是指“蜀”“荆”等地,就是中国的西部;“大明生于东”,说的是在“大明”年间(“大明”是在南北朝宋武帝时代,约在公元420-479年之间),才引至中国的东部。
事实上,这句话本身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史料有明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东部养鸡事业就已十分发达。吴国国王夫差在江苏吴县曾筑三个周围十多里的城专门养鸡,后来越国国王勾践也曾大量养鸡,秦汉时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产鸭种和鸡种。
因此,达尔文根据《三才图会》中所提的一句毫无科学依据的话,解释为鸡是中国以西地区(指印度)的产物,在公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这显然完全出于曲解,不足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