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黔:用《南京·血哀》唤起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6-12-07 07:5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陈黔:用《南京·血哀》唤起刻骨铭心的记忆

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今年的12月13日正值南京大屠杀79周年,著名作曲家陈黔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而创作的大型管乐交响乐作品《南京·血哀》将由解放军军乐团在南京保利剧院首演。这是一部以音乐唤起人们刻骨铭心记忆的作品。作曲家陈黔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这才是我想要说的,人一旦心死了,其他都别说了。”

陈黔是我国管乐创作中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已经创作了5部管乐交响乐,并有《青春之舞》、《花溪河边的垂柳》、《荣归》等作品问世,他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经常上演于海外。陈黔告诉北青报记者:“我要写的音乐,要表现的不是一个悲悲切切的画面,也不是还原被杀、白骨、鲜血淋漓的现场,我的目的就是想唤起我们这个民族对痛苦的记忆。一个民族如果连痛都忘记了还谈什么希望。如果在音乐中我们能够知道痛,知道愤怒,那就够了。这个作品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屠杀’、第二乐章叫‘魔舞’、第三乐章叫‘儿子’、第四乐章是‘焚城’,第五乐章我写了五稿,第五稿我最满意,就是我们民族对死难者的挽歌。整个音乐表述了一个亡者的灵魂和一个生者的灵魂在时空中的交流。我们怎样理解亡者的无奈,这个无奈不是他个人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用‘挽歌’呈现更符合我的想法。”

用什么样的乐风展现这一刻骨铭心的记忆?陈黔说:“关于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手段都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想表达的是很朴素的作曲思想,这个朴素的思想就是,不管你怎么写,最终还是给人的耳朵听的。你不管使用什么手段,观众听后起鸡皮疙瘩,你这个作曲家就可以了。写的就是这么大的音符,演奏家拿起来就能吹,吹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好作曲家了。所以,我想技术手段、结构、和声语言、复调技术等等都不用说,我没有固定或基于什么手段、什么风格,但是我对结构有我的理解,我在这部作品中努力尝试,我想去做的就是把管乐交响乐变为真正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12月13日在南京保利剧院,解放军军乐团将首次奏响陈黔创作的大型管乐交响乐《南京·血哀》。陈黔希望用他深刻的乐思唤起人们对那个历史悲剧的记忆,从而唤起人们内心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他说:“这将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的交响乐作品。”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作者:伦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