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傲娇的老梅
喜欢画梅花的金农曾在住所旁栽下30株老梅,冒着风雪反复揣摩梅枝的正反转侧、疏密穿插。也曾踏雪查巡江路野梅,以求“戏拈冻笔头,为画意先有”的境界。
金农特别喜欢画寒梅,以表现一个“清”字,“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明月是前身。”“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见《画梅题记》),以表现他孤傲不阿的志节。
他在故宫藏《梅花图轴》题诗中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先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其画梅笔法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用浓淡墨随意写之,表现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也是自我的写照。
金农 相马图 立轴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金农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都极少追随者,因为创作个性极强。包世臣将他的书法列入“能品”,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力倡碑学的康有为也说他是“欲变而不知变者”。
金农有一股认定了就不管不顾的执拗劲儿,反面意见反而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他的朋友厉鹗曾劝他不要在书法用笔上沾染奇怪的杂体笔法。但金农并没有把厉鹗的话当回事,因为最能体现他在书法方面审美旨趣的“渴笔八分书”(漆书)恰恰就是建立在杂体书基础之上的独特创造。
所以,还是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任由旁人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