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珩,江湖人称“水哥”,因其在《最强大脑》第二季上演了一出令人惊艳的“微观辨水”——从520杯同质无色的水中,毫不费力地找到特定的那一杯,从此一鸣惊人,并在第三季《最强大脑》担任了中国队队长,带领中国队取胜。
因为一次意外,水哥的右眼视力只有0.3左右,可是这也很符合他“睥睨”的性格,让人总感觉他根本没有正眼瞧你,很有些“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水哥不轻易开口,可是一开口,你就完全没有了存在感,因为根本接不上话,他会balabala讲一堆,搞得你似懂非懂,一脸茫然。不过这也没关系,就连另一位“最强大脑”李威也经常听不懂水哥莫测高深的话。
水哥还有些“逆反”,你说他是最强大脑,他偏给自己微博起名是“最不强大脑”,你说他记忆力超群,他偏跟你说记忆力根本不重要,让旁边想说记忆力多么重要的嘉宾们迅速沉默。对此,王昱珩也说自己有点“小恶魔”心理,看什么都爱先给人家挑错。
唯独在说起女儿时,水哥瞬间化为“水”,语气温柔脸上的线条也松弛不少,说着说着突然“哎哟几点了,我得带孩子回家了。”于是,在众多崇拜者没聊够的表情中,水哥带着女儿翩翩离开。
王昱珩最近和围棋老师李振沣合作出版了《王昱珩解读三千字文》,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将不参加第四季《最强大脑》,因为女儿说愿意和他一起看电视,而不是在电视上看到爸爸。此外,水哥说自己做任何事的第一前提都是有趣好玩,参加比赛这个事对他而言,已经不好玩了:“现在最难的不是在上面再赢一场比赛,而是我能不能回到我的原点,回到我最初的我,这个是最难的。我要做,就做最难的事情。”
不想出有关记忆或者如何炼成最强大脑的书
其实,出版社最初找到王昱珩的时候,希望他能够写一本有关记忆或者如何炼成最强大脑的书,结果被水哥拒绝了,“大部分最强大脑的选手是有很多方法,也是可以讲述和教学的,但是,传道授业,我是不敢轻易去碰的。”在王昱珩看来,把记忆力的地位抬得过高并不科学,如果把能力比为是一座金字塔,那么从下而上依次应该是记忆力、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发明家的记忆力不一定都是超群的,但是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非一般的。”水哥认为记忆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家长老师过于强调、要求孩子记忆力提高,而忽略了其他,就是一种功利的表现。
因为学围棋,王昱珩认识了李振沣,听说他在写《三千字文》,水哥爱挑刺的习惯又冒了出来:“我们都知道《千字文》,一千个字不重复。所以,我听说三千个字不重复就有点怀疑。我们到大学毕业掌握的字差不多就是三千个,用过的字不能再出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我觉得这有点儿不太可能,有点儿难。”
钟情于汉字的水哥好奇地看了李老师写的“三千字文”:“《千字文》是四言,李老师写的是五言的,我们平常写打油诗用五言的比较多。五言挺轻松,但是这种轻松其实是一种表面的,就像大海一样,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是汹涌澎湃的。你看着很轻松的字,写一句两句没问题,写五句六句也没问题,但是要写三千个字,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还尽量能把中国的历史、人文、自然多写一写,其实是很难的。”
眼神不太好使的王昱珩看“三千字文”第一件事儿自然就是挑毛病,“哪儿写的有问题我先看哪儿,碰到我擅长的或者我知道的一些东西,我说改一下吧。”
这一改,水哥才发现难度就大了,“改一个字可能会连续要改十几个,二十几个,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每碰倒一个牌都会碰倒周围的牌。有很多汉字,像繁体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种,还有特别生僻的字,我们都尽量避掉,所以可用的字太少了。文字之妙,在于写照内心,记录过往,它能够营造情境,感染人心。但在记忆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困难。比如说,逐字逐句进行解读的话,就可能把原本有一点晦涩的东西变得生涩难懂。诗里说东的时候可能指的是西,前一句和后一句看上去不同,但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甚至有时候并列的字或词可能说的是同一个事情、同一个人物、同一个物品。汉字有趣也有趣在这里。所以,我在解读的时候就慢慢变成了在讲一个故事,或是在描绘一个情境。就以‘三千字文’中天文地理部分和人间百态部分来说,每个人心目中的山川河流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一个心境在。心境不同则情境有异,就算站在同一岸上,观感也必定不同。正如‘船舶’和‘扁舟’说的都是船,但是传达出来的意境完全不同。所以,这两个部分我们做了一些斟酌和推敲,为的是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精准。”
王昱珩说这本书的出版,算是圆了李老师一个梦。对他个人而言,其实是惭愧的。“我在校稿的时候,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总是有遗憾,里面可能还有很多毛病,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有限的,我的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
参加人机大战 为了寻找走失儿童
因《最强大脑》成名后,王昱珩曾协助山东警方破获一起肇事逃逸案,水哥透露之后也参与了一些案件的侦破,但是他不便于透露:“山东那个案子相对还好些,其他的案子都是很恶性的,而且都是陈年未破的案子,那些东西看多了以后会给你带来很多负能量。”
在今年6月,水哥还做了件“大事儿”,他应邀参加了支付宝人机大战人脸识别极限挑战,对手是蚂蚁金服人工智能人蚂可,题目是将50名网红美女作为测试样本,考验人类和机器的识别极限,最终水哥3比2险胜。
王昱珩回忆说比赛前一天,直到凌晨五点多他都没睡,“这一宿不断地有朋友来阻拦我参加这场比赛,我得到的所有数据都是这是一场必输的比赛,因为机器已经完全超越人类了。对我而言,我怎么能不输呢?如果我不战,我就永远不败。但是我这边答应了要比。决定比,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有社会意义。上完《最强大脑》,很多人包括警方找到我,我就发现人脸识别技术是一个特别有用的东西,比如说寻找走失儿童,有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走失了,六岁的时候可能在地铁里乞讨,怎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去?我跟机器比赛不是要证明我一定比机器强,或者机器比人强,只是想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跟机器做一些切磋,让机器代替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三场比试难度依次增大:第一场照片数量为150张,第二场增加到300张,第三场虽然数量只有80张,但都是儿时的照片,水哥和蚂可除了要有观察能力,还要有推理能力。第一场比赛开始前还有个花絮,一位网红的妈妈找了十几分钟,也没找出自己女儿的照片。这位妈妈还和整容医生商量了半天,最后选出来的照片依旧不是女儿的,以至于有网友在观看直播时发弹幕:“整容加上自拍美颜,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这场比赛以王昱珩的获胜而告终,让他深感侥幸,因为在第一局,机器的正确率就吓他一跳:“而且,当时最难的不是这个题有多难,而是给这个题加难度的人不够专业。我们没有任何的彩排,场景灯光都没有调试过,以至于道具都不统一;所有的网红都是现场自拍,每个人都给自己美颜了,哪怕脸上有个痦子也都去掉了,网红们用的手机也是不同的品牌,照片打印出来五花八门。这些无论是给我还是给机器人,都造成了很大的干扰,难度系数远远高于一个准备良好的比赛。”
王昱珩说自己跟蚂可比赛时,蚂可已经学习了1.2亿张脸,“比完赛后我去象山看朋友,中间不到一周的时间,等我回来,他们说蚂可看了2.2亿多张脸。我吓一跳,这一个礼拜我玩了,它一点没闲着,又翻了一倍。它的学习量是巨大的,这也是机器最厉害的地方,包括Alpha Go,算法已经完全模拟出人的思维,也是熟能生巧。人类也是一样,当你有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变,跟我们的学习一样。所以,我高兴的是幸亏五天前跟蚂可比了。”不过在水哥看来,科技进步也好,Alpha Go打败李世石也好,人类不需要慌张,“人类应该转变思维觉得人类可以解放了,我们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水哥说,和蚂可比赛后,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合作,把电脑的这项技术应用到寻找走失儿童,这也是这个比赛好玩的地方。
做事情出发点第一是有趣
水哥这种绝世聪明的人,自然是能把生活也过得风生水起,他会种植花草,养鱼养鸟,会造大大小小的雨林,会自己做喷淋系统,树脂画,会绣荷包,会自制手机壳、会弹古琴……水哥做事都是以自己喜欢为标准,在他看来,如果自己不喜欢,仅仅因为功利的需要去学它,其实就是一种本末倒置:“我觉得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儿等着我去玩。我觉得目的何在很重要。举个例子,林志颖的儿子Kimi去参加法国的一个读书比赛,林志颖鼓励Kimi要多读书拿第一。结果比赛还没结束,主办方就拿着一等奖的奖品要先颁给Kimi,但希望Kimi不要参加比赛了。林志颖问为什么?主办方说:‘Kimi读得很多很快,我们认可他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是他多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拿这个奖品,而我们这个比赛是希望孩子们能从读书中得到快乐。’林志颖鼓励孩子多读书当然是好事,就像我们人类追求奥林匹克精神那样更高、更快,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说仅仅以此为目的的话,那就太狭义了。”
水哥形容自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因此,他对女儿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带她去接触大自然,学习成绩不用太好,动手能力一定要强,那些连锤子都使不好,动手方面简直是低能的人很让水哥瞧不起:“尤其是男人,什么都不会修,不会做,哪行?”
对女儿,水哥没有什么“培养天才”的计划:“我只是保留她自己的一些东西。她和我一样天生都是左撇子,我被扳过来了,但腿没扳过来,左脚踢球、踢毽子,很多运动都可以做。我就不扳她,我说:‘你还是应该右手写字,因为咱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从左往右写不容易蹭,其他的用左手我不扳你。’所以,她现在左手刷牙,左手吃饭,击剑也是左手。 ”
水哥现在的兴趣是研究博物学,“对于我而言,未来的事情我不清楚,我现在还在痴迷于以前的事儿,我可能这一辈子都不能认知完现今的世界和过去的历史。我最近钟情于鳞翅目的分类,看一些科普东西,包括海格尔的一些东西,我对于现在已经慢慢消失掉的一些东西很感兴趣。”
参加第四季《最强大脑》,对王昱珩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玩了,“每一个选手背后的付出观众在舞台上是看不到的,一场比赛掉十斤肉很正常。我女儿现在上寄宿学校,她跟奶奶对话时我在旁边听着,我妈问她:‘是想每周在电视上看到你爸爸呢?还是想爸爸坐在旁边陪你看电视呢?’她说她想爸爸陪她一起看电视。我发现,即便我一周只跟孩子待两三天,但这两三天对她来讲,是没有其他人可以代替的。所以,我已经无需再出现在舞台上了,对我而言,现在最难的不是在上面再赢一场比赛,而是我能不能回到我的原点,回到我最初的我,这个是最难的。我要做就做最难的事情。”
慢慢来反而快
对于人们的崇拜,水哥说自己从没觉得自己比谁聪明多少,或者智商高多少,非要传授什么秘诀,王昱珩的答案就是用心,“我觉得让人体味到大自然和周遭的世界是特别有意思的,这就要锻炼你的观察能力和用心,我一直跟女儿说你要用心看一样事物。这个心,我自己的解读是童心。当时我跟《最强大脑》节目组说我要玩的项目,是人们生活周边最简单的事物,但是你想这些最简单的事物谁才会去关注他们?只有在你小的时候。只有小朋友会看地上的蚂蚁和天上的小鸟,看一杯水,看一张纸。你现在为什么不会看这些?因为你长大了,长大了有时候可能还没有一个孩子看到的世界丰富。”
《王昱珩解读三千字文》里的绘图是水哥作品,穿插了不少绘画和花鸟鱼虫的图片。他说:“都市生活中有太多的‘毒’,花鸟鱼虫这些最自然的东西是城市的解毒剂。我生活在城市,但这些东西教我学会放慢脚步,它们自己本身很美,也让我在慢中感受到了美。所以,我画的题材大部分都是这些自然的东西,用最简单、最写实的方式来表现这些美好。美好的东西配上美好的文字,当它们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和谐,特别美好。”
在水哥看来,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慢慢来反而快,能够守住初心。水哥曾描述自己第一次看水的状态:“那一刻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或许,这份抱元守一的安静正是他能成为“最强大脑”的原因,王昱珩虽然会的东西很多,但他说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不太会用电脑:“我自己平时也不用电脑,手机用得也很少。当你用电脑代替以后,你是不是经常感觉提笔忘字,是不是有时候会感觉到你跟字之间已经没有那种血肉的感觉了。我真的觉得写一手好字,少用点儿电脑,少用点儿手机,平时闲下来发发呆,挺好,至少这是我的一种生活态度。”
王昱珩认为病字头的东西都很有力量,“有一个东西多了以后也有病,就是知识。痴也是带病字头,所以,知识要慢慢来反而快,尽量以自己的方式去消化它。无论是速成也好,题海也好,我觉得不是我赞成不赞成,而是大家在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适合。”